中國人保玉米保險 賠付封頂受質疑
2011-04-12   作者:孫金霞  來源:農村金融時報
 
【字號

    除了人、車,莊稼也可以上保險。
    據了解,人保公司一年前在河南省開辦了一項新業務——給玉米上保險。如今,第一年的玉米保險業務已圓滿結束。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帶着“玉米保險到底多管用”的疑問採訪了有關各方。
    玉米即使遇上天災顆粒無收,保險公司也會把農民的種子錢、化肥錢、澆地錢賠給農民,不讓農民因為天災而賠本。”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沁陽支公司的業務員崔戰勝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説。
  據崔戰勝介紹,每畝玉米的保費是11元,農民需承擔的費用是2.2元/畝,即保費的20%,其餘的8.8元是由各級政府承擔的。同時,他&&,全國各省的玉米保險賠付標準是不一樣的,具體到河南省,賠付的標準定為每畝190元。
  但他同時&&,投保玉米受災後每畝190元的賠付,也是一個封頂數字,並不是大災小災都賠付190元,而是要根據玉米的生長階段和受災程度勘察定損後,然後按照40%、70%或100%的比例合理賠付。
  “例如投保的頭一年遇到了風災,玉米減産了,最後沁陽市每家受害的玉米,每畝最高補43元,最低30元。”他對記者舉例道。
    像崔戰勝這樣的保險公司員工看來,目前玉米保險給農民帶來了一定的風險補償。但從農民的角度看,似乎情況並非如此。
  沁陽市王召鄉西申召村一位陳姓老漢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今年玉米種子貴,他家每畝地除去政府的10元良種補貼,又花了20元買種子,麥收後澆了一次水,一畝地用了10多塊錢。同時,由於該村土地貧瘠,化肥用量大,一畝地光化肥就要14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玉米收穫和秸稈還田需要的七八十元,種一畝玉米的成本就超出200元了。
  “正常年景,每畝玉米少則收1000斤,多則1300斤,按現在每斤八毛算,每畝玉米的收入就是1000元左右,要是受災了,保險公司每畝玉米只賠190元,還抵不上成本。”陳老漢&&。
  很多當地的農民和陳老漢的看法一致。在他們看來,11元的保費,應該賠到500元左右比較合適,至少能覆蓋成本。
  “如果受災了,每畝玉米都賠償500元錢,根本不需要再號召農民參加玉米保險了,一到時候,農民肯定就主動給自家的玉米上保了。”另一位村民&&。
    面對村民的這些想法,崔戰勝則&&,保險的賠付原則就是補償,主要是降低參保人的意外損失,國家負擔保費的大頭,是為了讓農民得到實惠,也是為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如果超額賠償,就有可能産生道德風險。
  崔戰勝給記者做了一種假設,如果投保的玉米受災後,每畝賠付到正常年景的收入,也許就會有人種上玉米後,不澆水、不打藥、不管理,把責任推給保險公司,自己當甩手掌櫃。
  有專家也認為,如果保費賠付高於種植成本較多,確實容易存在養“懶漢”,從中套利的情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人保部:九成以上城鄉人口有了基本醫療保障 2011-04-10
人保財險整體盈利創新高 2011-03-29
人保財險去年凈利增192.3% 2011-03-26
中國人保落戶首都時代廣場 2011-02-28
保險巨頭國壽人保30億違規資金被查 2011-02-0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