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對中國"影子銀行"的判斷有誇大之嫌
2011-04-11   作者:安邦諮詢  來源:中國經營網
 
【字號
    隨着央行年內第二次加息的到來,貨幣緊縮政策似乎仍然在堅持其既有的節奏,對此,市場也是爭議不斷。近日,有外媒認為緊縮政策即使實施也是效用有限,原因就在所謂的“影子銀行”。10日,《英國金融時報》載文稱,面對監管機構的強硬手段,中國涌現出了大量灰色市場機構和安排,就是為了繞開管控嚴格的中國金融市場的正式規定。
  有分析人士&&,年度資金流動可能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合3050億美元),約相當於GDP的1/3。里昂證券(CLSA)駐香港的鄭名凱(FRANCIS CHENG)&&:“中國人民銀行很難控制流動性,讓銀行按額度放貸。”他估計,銀行僅佔中國融資總額的一半。其餘部分來自各種信託公司、金融公司、租賃公司和地下銀行。它們要麼受到的監管不如銀行那麼嚴格,要麼受到互相衝突的監管機構的監管,要麼根本不受監管。而官方數據顯示,2010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以外融資6.33萬億元,佔融資總量的44.4%。
  從該文可以看出,外資投行和券商們想努力渲染出一種情景:由於灰色融資渠道和香港融資渠道的存在,緊縮貨幣的政策已經大打折扣。而他們還沒有説出來的想法可能是:沒有必要這樣大力度緊縮貨幣。
  對此,安邦高級研究員賀軍認為,從中國融資渠道現狀和資本市場的層次來看,銀行信貸還是佔有控制性的地位,民間融資市場雖然大量存在,但並不規範。在浙江、珠三角地區要成氣候一些,但它們解決的只是一部分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就整體而言,並沒有達到顯著干預貨幣政策的程度。因此,外資對中國“影子銀行”的判斷有誇大之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影子銀行的真身與法鏡 2010-12-17
美國財長説應加強對“影子銀行”監管 2010-05-0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湯敏:用特殊方式培養精英人才[思想]轉變發展方式必須轉變調結構方式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