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糧油央企整合放緩 中儲糧否認整合主體生變
2011-04-11   作者: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

    中儲糧新聞發言人程秉洲告訴本報記者,雖然中儲糧與華孚談過整合事宜,但還沒有報到國務院國資委,而中儲棉原來就沒有與中儲糧合併的計劃。

  中儲糧否認整合主體生變

  近日有消息稱,以中儲糧為主的三大糧油央企整合生變,不再以中儲糧為主。
  中儲糧總公司綜合部部長、新聞發言人程秉洲4月8日在電話中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否認了上述説法。“這怎麼可能?要並,也是它們並給中儲糧,不可能中儲糧並給它們,沒有這種説法。”
    此前媒體報道,去年3月,三大糧油央企整合的報告就已經上報至國務院。按照方案,整合是以中儲糧為主,華孚集團和中儲棉相當於被中儲糧並購。不過,中儲糧、華孚集團、中儲棉的整合步伐去年下半年基本停滯。
  作為國家調控糧食市場的重要載體,近年來,中儲糧被認為並沒有真正發揮好該項作用。公開報道顯示,2010年夏糧收購期間,中儲糧在安徽、山東等地小麥收購價格,同比上漲約10%,遠高於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政策收購價。
  為此,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等去年曾對中儲糧開展一系列聯查。相關部門還要求“中儲糧全面暫停除與儲備吞吐輪換直接相關業務以外的其他一切購銷經營活動”。
  “由於在去年夏糧收購中出現違規收購、甚至哄抬物價行為,有損其政策儲備糧企業的形象,經營性業務被叫停,這可能是中儲糧整合止步的最關鍵因素。”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分析説,同時,糧食領域競爭者的阻力也是中儲糧整合華孚、中儲棉的難點。他認為,央企重組多遵循“強強聯合”、“以強並弱”及“産業鏈整合”等思路,此前若三大糧油企業整合成功,則中儲糧的經營範圍將呈現急劇擴張,拓展為糧、油、糖、肉、棉的倉儲、加工、貿易和物流等多項業務。這對其他企業的發展造成沉重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儲棉和華孚集團在整合推進過程中表現並不積極。“中儲棉原來就沒有跟中儲糧合併(的計劃),我們也沒有見過任何説法。至於華孚集團,(我們)原來跟它談過,但是也還沒有報到國務院國資委。並是國資委的事,不並也是國資委的事情,和我們企業沒有關係。”程秉洲稱。

  三大糧油央企整合或將延期

  對於如何進行央企整合,目前有關部門的態度正發生着一些變化。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新一輪央企重組不會以數量為目標,更看重的是整合後企業的質量。企業的整合要以質量、企業的發展階段、本身資源的最大優化和發展趨勢等因素來實施。這種提法跟國務院國資委之前一直強調的2010年年底央企整合的100家目標顯然不同。
  三大糧油央企的整合未來是否將繼續?程秉洲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政府在決策上要企業做大做強,強強聯合或者是優勢互補,國資委沒有要求我們做什麼工作,那是政府的事情。”
  周思然認為,從國家控制稀缺農業資源以維持市場穩定的目的來看,整合三大涉農企業繼續下去的可能性較大,但受中儲糧的尷尬定位及國資委重組思路發生變化等影響,預計後期中儲糧的核心位置將受到極大影響。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諮詢有限公司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國的農業生産資源有限,如果把農産品(000061)供求完全置於市場經濟條件下,容易出現農産品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糧油企業的整合應符合經濟規律,在流通領域可以資源共享,應該有專門的機構來保障國內農産品的供求穩定。”
  在馬文峰看來,儘管中儲糧在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總體上看其作用還是利大於弊,通過其收儲政策,糧食價格相對比較穩定。在主要農産品的儲備中,棉花和糖料的重要性要低於糧食,未來組建什麼樣的機構來管理主要農産品的儲備,雖然跟國家政策有關,但總體上看,糧食企業將是主體。
  “此前,國務院國資委積極推進以中儲糧為核心的三大糧油央企的整合,其目的是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市場,但國務院國資委對新一輪央企重組思路的改變,意味着以中儲糧為核心的三大糧油央企整合或將延期。”周思然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儲糧整合變整頓 韓保江稱三大糧油央企整合是大勢 2011-03-30
中儲糧身陷收購爭議 身份轉型難獲認可 2011-03-08
中儲糧否認暫停糧食收購 稱正收購玉米 2011-02-28
內外價倒挂 中儲糧臨儲大豆迎出庫良機 2011-02-16
中儲糧遭國家糧食局點名批評 2010-11-0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湯敏:用特殊方式培養精英人才[思想]轉變發展方式必須轉變調結構方式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