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十二五規劃綱要9]未來五年是農業投資黃金期
解讀十二五規劃綱要之九
2011-04-08   作者:白田田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任何現代化的想象都需要支撐,農業現代化也不例外。“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完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加大強農惠農力度,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可以預期,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將是農業投資的黃金期。
  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城鎮化“三化同步”,這是“十二五”期間“三農”工作的重大戰略。在過去很長時間裏,農業和農村為工業和城市提取積累,資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大量從農業和農村流出。與突飛猛進的工業和日新月異的城市相比,農業現代化進程顯得極其緩慢,以至於中國的“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
  隨着農業生産面臨的變數愈加複雜、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依舊很大、消費者對農産品質量要求不斷提高,農業的發展方式面臨着更大的挑戰。在發展現代農業的表述上,“十二五”規劃綱要相比“十一五”規劃綱要多了“加快”二字,亦表明推動農業現代化到了非常緊迫的階段。
  目前,我國農業中的生産要素難以支撐現代農業的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引入現代化的要素,包括現代的資金、科技、服務和勞動力等。“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四個方面支撐現代農業發展,包括保障糧食生産、完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這些方面都將吸引包括資金在內的各類市場要素大量流入。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三農”投入累計近3萬億元,年均增幅超過23%。整個“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三農”投入累計金額有望翻一番。農業部的研究機構分析,現代農業需要有大量的資本投入做保障,重點支持的領域包括現代農業科技、現代農民培訓、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現代農業保險、現代農業市場體系。
  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僅帶來大量投資,而且能帶動相關産業快速發展。以農業機械化為例,我國自2004年實施農業機械化促進法以來,2004至2010年中央財政共安排補貼資金354.7億元,帶動地方和農民投入約1187億元。與此同時,全國規模以上農機工業企業産值在“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超過20%,産銷率達98%以上,農機作業服務總收入2010年達到3700億元。2010年,全國農業機械化率達到52%,而且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由於看好未來的發展前景,一些大的企業和投資機構紛紛涉足農業,農業成為了社會資金熱捧的對象。有的投資者認為,未來五年甚至十年都是農業投資的黃金期。當農業由政策的外部扶持逐步變為市場的內在推動,現代農業有了更加長效的資金支撐,那麼關於農業現代化的想象也就離現實更近了一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經參時評] 重塑“美國製造”別拿中國説事兒 2012-07-17
農業投資開始“熱火” 2010-10-26
農業投資仍不足配套政策呼之欲出 2010-01-26
把增加農業投資作為擴大內需主攻方向 2009-06-10
G8呼籲繼續增加農業投資 2009-04-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