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7日,創業板四隻新股上市。上市首日,4隻新股中就有納川股份、翰宇藥業和高盟新材三隻破發,僅海倫哲上漲8.71%。 實際上,自2011年以來,新股破發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截至4月7日,Wind統計顯示,2011年以來兩市共有94隻新股上市交易,其中,上市首日即破發的已經達到了30隻,佔比高達32%。而截至4月7日,2011年上市的股票中,仍有42隻處於破發狀態,佔比高達45%。 Wind統計顯示,上述94隻新股中,包括47隻創業板股票、35隻中小板股票和12隻主板股票。而在目前處於破發狀態的股票中,創業板佔到了21隻,中小板佔到了15隻,主板則佔到了6隻。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李迅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新股的集中破發尤其是創業板新股的集中破發,是“十分正常”的,主要是其定價過高與近一段時間來創業板整體持續下跌的落差所致。他認為,從短期來看,近一段時間內大市值股票上漲,小市值回落,但這並不意味着市場就此就走向規範。從長期來看,創業板股票價格的回歸是一個趨勢,但這個過程是“曲折的”。 Wind統計顯示,截至4月7日,上證指數2011年以來整體向上,累計漲幅已經達到了7.12%,深成指數累計上漲幅度也達到了3.47%。其中,滬深300指數上漲了6.27%,相比之下,中小板指下跌了5.66%,創業板指跌幅則達到了11.71%。 截至4月7日,創業板上市公司正式達到了200家,總市值達到了8044億元,平均每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市值達到了40億元。李迅雷認為,對於創業板上市公司來説,40億元的市值遠遠過高。 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德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今年以來的新股大面積破發,主要是源於目前市場整體比較低迷,創業板整體持續下跌,造成市場對創業板的預期産生變化;另一方面,創業板的發行價格仍然不低,發行市盈率仍然偏高,市場難以接受。 劉景德認為,就目前市場的格局來看,如果沒有大的改變的話,新股普遍破發的情況還將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