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交易量大幅下挫
2011-04-02   作者: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一季度北京樓市經歷了房地産的第三輪調控,“京十五條”之後,新房成交量由火熱跌入冰點。市場買賣雙方陷入僵持階段。一方面,購房客戶對未來價格預期下降,開始大量觀望。另一方面,面對限購後新開項目大量滯銷,大部分開發商也並未大幅降價促銷。最終導致一季度北京新房市場整體成交萎縮;二手房相較於新房變化較小,比較穩定。

  新房

  成交量跌近四成

  據北京房地産交易管理網數據統計,一季度新房住宅網簽總量為20747套,環比2010年第四季度下降41.5%,同比2010年一季度下降35.8%;其中,上半個季度(1月1日-2月16日)新房成交量為15178套,而“京十五條”施行以來的下半個季度成交量僅為5569套,約為一季度總量的四分之一。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一季度新房交易量的下降與調控有直接關係。數據統計顯示,1月份樓市的交易量為11544套,佔到了一季度住宅總成交量的一半以上。而在2月份開始落實第三輪調控政策後,明顯的遏制了成交量繼續上漲的勢頭,特別是限購政策,使得目前市場上外地戶籍購房比例從1月份的超四成,下降到了3月份的不足一成。

  價格漲幅縮小

  與迅速下降的交易量不同,新房價格並沒有明顯下降。據亞豪機構統計,一季度,新房成交價格為22442元/平方米,比去年一季度的19549元/平方米上漲了14.8%。環比去年第四季度上漲了7.6%,增幅有所下降。
  中原地産三級市場總監張大偉&&,持續低迷的供應量,使得庫存的房源很難出現明顯的價格調整,大部分區域的房價依然堅挺。另外目前貨幣供應量依然比較高,而保障房及商品房的供應效果只能在下半年才能明顯出現,所以實際對房價特別是城區房價的抑製作用依然需要看政策的落實及持續力度。

  新開項目同比減43%

  據房地産交易管理網數據統計,一季度新開盤的住宅項目僅為21個,比去年一季度住宅開盤量的37個減少43%。
  另外,從簽約情況看,一季度新開住宅項目供應量為5755套,其中簽約量為2923套,簽約率為50.8%,儘管簽約率過半,但新開期房網簽量僅佔全市期房網簽總量16.3%,而在去年開盤量較大的11、12月份,新開盤項目簽約量佔到期房網簽總量的60%左右。

  二手房

  通州成交降幅最大

  據房地産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一季度二手房網簽成交量同比環比均有下降。一季度總成交量43279套,同比2010年一季度的46030套下降了6%,環比2010年第四季度的50941套下降了約15%。
  從各區域來看,成交量下滑比較突出的區域包括朝陽區、海淀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通州區等。其中,朝陽區本季度成交量11720套,同比去年一季度的12791套,下降8%;海淀區成交量為5257套,去年同期為5911套,降幅11%;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成交量為373套,相比去年同期的508套,降了27%。值得一提的是,通州區成交下滑最為嚴重,二手房網簽成交量同比降41%。
  21世紀不動産首席分析師常智&&,首先,北京樓市存量房市場多集中在城六區和新城區域,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的影響在這些區域表現明顯。在投資需求和部分剛性需求被擠壓的情況下,二手房市場被急劇壓縮。其次,二手房市場買賣雙方對房價的博弈仍處於僵持狀態。大多數業主對於房價依然持樂觀態度,而客戶的心態則希望房價有大的下浮空間。

  交易價格平穩

  價格方面,一季度二手房價格並未出現明顯下調,據各大中介公司的統計,成交價格基本穩定在20000元/平方米左右。只有極個別業主着急用錢出售時的議價空間增加,但是數量稀少,未影響到整體市場。
  鏈家地産分析師張月&&,新一輪調控執行才將近一個半月,二手房業主仍有較強的扛價意願屬正常現象。

  租賃量價齊升

  據偉業我愛我家的統計,一季度北京租賃市場成交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其中租賃成交同比、環比分別上漲3.1%、8.2%,租金均價同比、環比分別上漲17.6%、1.8%。
  偉業我愛我家控股集團副總裁胡景暉&&,鋻於租賃市場供需兩旺的發展趨勢,未來一段時間成交量仍將保持高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南昌樓市“量劇縮價未跌” 2011-04-01
歐美欲緊房貸 樓市或二次探底 2011-04-01
樓市“限價”為何變“限漲”? 2011-03-31
樓市調控將滿一年 房價增幅顯著下降 2011-03-31
一線樓市成交量緩慢回升 2011-03-3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