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鉛原料大部分來自非法回收
導致血鉛等次生污染事件頻發
2011-03-28   作者:記者 葛如江 姜剛/合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安徽高河兒童血鉛事件初步認定電源廠為肇事主源,圖為處於停産狀態的博瑞電源有限公司車間。記者 李健/攝

    近年來,在資源緊缺和節能環保戰略背景下,我國再生鉛産業得到迅速發展。但今年1月初發生的安徽高河血鉛事件,以及2010年相繼發生的9起血鉛事件暴露出的次生污染問題值得高度警惕,此外,再生鉛産業發展還面臨着原料回收網絡不健全、行業集中度低、産業引導政策不夠等問題。業內專家建議,為促進我國再生鉛産業健康有序發展,亟需加強行業規範管理力度,從財稅政策上給予扶持,建立先進完備的鉛酸蓄電池回收體系,實現生産—回收—再利用的閉合式良性循環。

  需求拉動再生鉛産業迅速發展

  “這段時間,前來洽談訂購産品的客戶太多了。想當初,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都是我出門求着別人買貨。”安徽華鑫鉛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桂賢頗有感慨地説。他的公司位於全國最大的再生鉛回收、加工基地——安徽界首市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內。
  有着47年燒陶、販電瓶、煉鉛經歷的朱桂賢告訴記者,我國是用鉛大國,鉛消費涉及到飛機、火車、汽車、電動自行車等眾多領域。目前,再生鉛産品在市場上很緊俏,基本上達到供不應求的地步,不提前預訂恐怕很難買到。
  記者了解到,朱桂賢的公司是在2003年由12家企業合併重組成立的,目前是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的龍頭企業。2006年,該公司實現産值和稅收分別為18.6億元和0.5億元,再生鉛産量不到20萬噸,而到2010年,産值和稅收已經大幅攀升至60億元和2.3億元,再生鉛産量達到33萬噸,佔全國總量的1/4左右。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秘書長王吉位介紹説,近年來,我國資源緊缺狀況日益嚴重,原來還出口的部分有色金屬,現在已經轉為進口了,其中,銅、鋁50%以上的原料都要靠國外進口,尤其是2010年,鉛的原料也開始從國外進口,這給我國再生鉛産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
  “環保既是再生鉛企業的本職,也是再生鉛企業具有的競爭優勢。”王吉位説,這些企業用的是廢舊金屬原料,環保風險比用礦開採要小得多,因為礦從開採提煉到金屬,含鉛量很低。比如,金礦裏鉛的比例僅30%左右,剩餘的70%都是廢棄物。而鉛酸蓄電池的含鉛量高達62%,絕大部分是可用的金屬,因此,環保的風險比原生的小多了。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再生鉛産量達到123萬噸,佔鉛産量33%。預計2010年,我國再生鉛産量將接近150萬噸,佔鉛總量的比例將提升至38%,再生鉛産業已成為我國鉛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涌現了一批年産量三萬噸以上的骨幹企業,一批年産量兩三萬噸規模的企業正在逐步成長。

  再生鉛産業面臨四大制約瓶頸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整個再生鉛産業和企業步入發展快車道的同時,一些阻礙發展的制約瓶頸日益顯現,業內專家對此&&擔憂,歸結有以下四大因素:
  一是原料回收網絡不健全,回收環節秩序混亂,造成再生鉛企業原料供應不穩定,且環保問題凸顯。上海鑫雲貴稀金屬再生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小雲説,目前,我國廢鉛酸蓄電池及含鉛廢料年發生量約180萬噸,在回收途徑中,個體私營收購點佔到80%,而大多數沒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雖然他們對再生鉛産業發展做了巨大貢獻,但從法律上看,這種行為無疑是非法的。
  “廢鉛酸蓄電池回收過程中,還存在隨意加水、倒酸液現象,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朱桂賢&&,有些地區還有小企業非法冶煉情況,給産業的良性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二是行業集中度低,企業高耗低能現象嚴重。“目前,我國擁有各類再生鉛企業約300家,平均産能規模還不到5000噸,絕大多數都是小企業。”王吉位説,由於基礎設施成本太高,與大企業施行的規模化處理不同,部分小企業採用的都是落後的處理技術裝備。因此,整個行業的生産工藝技術落後,能耗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低。
  三是産業引導政策不夠,正規企業經營艱難。朱桂賢説,雖然政府環保執法力度不斷加大,關停取締一批非法企業,但很快又會死灰復燃,而符合行業准入條件等國家産業政策的規範經營企業卻飽受壓力和困難“單從稅收看,2009年可退稅70%,每噸賺300多元。2010年退稅50%,只能賺200元。如果2011年取消退稅政策,肯定要賠錢了。這樣的話,無異於打擊交稅的合法企業,而讓不交稅的非法企業大行其道。”
  四是次生污染事件頻發,企業環保意識較弱。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近年來,重金屬污染事件保持高發態勢,2010年相繼發生了江蘇大豐、四川隆昌、湖南嘉禾、甘肅瓜州、湖北崇陽、安徽懷寧等九起血鉛事件,這表明目前鉛冶煉企業造成的污染仍然很嚴重。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曹國慶也認為,我國再生鉛行業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但粗放無序生産的狀況仍非常突出,企業普遍存在不重視環保現象,造成次生污染的發生。“近年來,我國涉及鉛污染處理事件超過60起,媒體報道鉛冶煉和電池企業鉛污染事件約24起。”

  産業健康有序發展需規範扶持

  為引導再生鉛行業規範有序發展,接受記者採訪的一些企業家、專家和官員建議,應從加強行業規範管理、産業政策引導和扶持、建立先進完備的廢鉛酸電池回收體系,以實現我國再生鉛産業及鉛酸蓄電池産業上下游的協調聯動。
  第一,應加強行業規範管理力度,制訂再生鉛行業准入制度,並在實施細則上多做文章。曹國慶認為,儘管國家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2010-2015)》等法律法規,但沒有&&實施細則,往往在基層操作時會有不合理現象發生,因此,必須要細化到操作層面,如跨省市廢舊電瓶轉移,電瓶生産商如何回收廢電瓶等。只有將法律落實到細節,才能發揮再生鉛産業的最大優勢。
  第二,制訂財稅相關扶持政策,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淘汰高耗能落後企業。“一隻四公斤重的廢舊電瓶,若埋在土裏,要污染兩平方米的土地。我們工業區每年生産33萬噸再生鉛,可減少污染342平方公里土地。”安徽省界首市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管委會主任段克祥&&,國家應該切實加大對環保、社會等做出貢獻的企業的扶持力度,而對非法經營、環保排放不達標的企業應嚴格實行關停取締。
  第三,完善鉛酸蓄電池的回收體系,採用回收基金或回收聯盟的模式,探索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專家建議,應給個體回收戶一個合法的地位,從源頭上控制污染、保障原料供應,為含鉛廢物建立合法有序的回收渠道奠定基礎。同時,應加快廢舊鉛酸蓄電池規範化交易和集中處理,逐步在全國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再生鉛回收利用體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抵制金幣誘惑才能杜絕血鉛事件 2011-01-11
安徽高河發生兒童血鉛事件 2011-01-07
“血鉛事件”曝光月余 山東超威終停産整改 2010-12-30
超威動力臨時停牌 或涉血鉛污染投訴 2010-11-19
湖南武岡:1958名兒童近7成血鉛疑似超標 2009-08-2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