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銀行理財産品存隱形期限投資者不滿被算計
2011-03-25   作者:記者 張莫/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新華社發(蒙鐘德/攝)
    “産品的銷售期足足有7天,到期後資金還要再等上3天才能到賬,這裡外裏一算小有損失啊。”一位投資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普益財富提供給《經濟參考報》的統計數據顯示,以2011年2月為例,有大約超過10%比例的銀行理財産品存在此類現象。這種理財産品“實際期限”大於産品説明書上所標注的“計息期限”的現象,讓不少投資者難以接受。

  並非個例

  白領王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讓他有些不解的事。前些天,王先生去銀行購買理財産品時,看中了一款期限為35天的短期理財産品,在和工作人員詢問産品情況時,工作人員告訴王先生,雖然該産品的銷售期共5天,不過鋻於産品整體募集規模有限,短期産品又是目前市場追逐的熱點,所以,若不在銷售期的前幾日抓緊購買,可能到後期産品就會被賣光;另外,該産品雖然期限是35天,但到期後資金並不能馬上到賬,而是要再等上兩個工作日資金才能到賬,也就是所謂的“T+2”。
  銀行工作人員的話讓王先生不禁發出了感慨:“若算上産品起息日之前的時間,再加上産品到期後不能立刻到賬的時間,這樣一來,銀行佔用我的資金時間可不是35天,而是約40天了。”
  王先生將自己的感受與同事李女士進行了交流。李女士説,她也注意到了這樣的情形。“我發現,從産品到期日到資金到賬日之間的天數,各個銀行不盡相同,有的銀行是T+0,而有的則是T+3。”
  記者注意到,王先生和李女士列舉的情況並非個案。以交通銀行一款名為“得利寶?沃德添利20天”(産品代碼:X2106201)人民幣理財産品為例,該産品的産品銷售期為2011年3月24日至4月1日,投資起始日為2011年4月2日,投資到期日為2011年4月22日,該産品説明書指出,“理財産品存續期間及到期後,交通銀行收到本理財計劃所投資信託計劃的受託人支付的信託利益後五個銀行工作日內為到賬日。銀行將不遲於到賬日支付理財應得本金和收益,投資到期日與資金實際到賬日之間不計利息。”

  市場現實造成“隱形”期

  根據普益財富提供給《經濟參考報》的統計數據顯示,以2011年2月為例,有大約超過10%比例的銀行理財産品存在此類現象。這種理財産品“實際期限”大於産品説明書上所標注的“計息期限”的現象,也讓不少投資者難以接受——“銀行在前後的這段‘隱形’期內,拿着我的錢去幹什麼了呢?”這樣的疑慮與不解記者在採訪中時常聽到。
  普益財富分析師方瑞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銀行這樣做可能主要是由於投資資金劃轉進入投資交易以及到期結算並劃轉資金返還給投資者需要一定時間,尤其是投資海外資産的産品會比較佔用這類時間。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産品中心王增武博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目前的這種情形是由當前市場機制的現實造成的。“一方面,起息日之前存在一定的銷售周期,這是一個固定的因素,銀行不能人為地調整它;另一方面,産品到期後不能馬上將資金到賬給投資者,也是由理財産品的結算方式所致。投資於不同的標的,其清算時間會有差別,這也能部分解釋銀行之間資金到賬時間的不同。”

  期望監管部門出招規範

  方瑞提醒投資者,在購買産品前,對於這種“隱形”期限應着重考慮。
  王增武也&&,目前,有些銀行也在努力彌補這種“隱形”期限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比如,有的銀行已經在嘗試在産品投資起始日之前的銷售期內,給予投資者的資金每日活期存款的利息的收入。
  “我們能夠理解銀行運作資金需要一定的時間,但過長的‘隱形’周期會讓我們有被佔便宜的感覺,況且作為投資者我們的地位始終是弱勢的,實在是沒有過多選擇。總之,還是希望監管部門能夠&&一些相應的標準來對銀行的‘隱形’周期進行規範。”王先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信理財産品不合規 弱化客戶知情權 2011-03-24
各銀行為交亮麗財報 理財産品月末集體"井噴" 2011-03-23
存準率創新高理財産品迎投資良機 2011-03-21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1-03-18] 2011-03-18
買理財産品莫被"年化收益率"誤導 2011-03-1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