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內部分地區出現食鹽搶購風潮。對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7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市場檢查,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惡意囤積、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等不法行為。 同日,中國鹽業總公司發布聲明稱,已向各地下屬鹽業公司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鹽業公司立即啟動應急工作機制,確保食鹽供給。聲明稱,目前食鹽儲備十分充足,完全能夠滿足群眾需求,請消費者不要相信謠傳,不要盲目搶購囤積。 中鹽總公司副總經理董永勝&&,中國的食鹽儲備非常充足,鹽業公司一般都會有3個月的庫存量。中國鹽産能達到每年8000多萬噸,而食鹽一年銷量只有800多萬噸,完全有能力保障食鹽供應。 北京市商委相關負責人&&,北京目前的食鹽供應和儲備是有保障的。廣東省鹽業總公司新聞發言人馮啟明説,“以廣東為例,為了預防突發事件的産生,食鹽常年保持滿足三個月消費需求的儲備量,食鹽供應不足的情況不會出現。” 此次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升級引發中國多地食鹽遭到搶購,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國目前的食鹽幾乎全部是加碘鹽,一些居民認為吃碘鹽能夠起到防輻射的作用。其次是擔心日本核物質污染會危及海鹽安全,同時食鹽一旦庫存不足會引起漲價。 對此,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員蘇旭認為,搶購碘鹽對於防輻射並沒有意義,“我國市面上出售的含碘食鹽,每500克碘含量為10至25毫克,而穩定碘片每片含碘100毫克,人體不可能通過攝入如此大量的鹽來達到防輻射的碘攝入量。” 據統計,我國鹽産量巨大,而且80%以上是礦鹽,海鹽的量不超過20%。而對於我國海域是否會受到核物質污染的問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有關專家&&,根據目前的觀測和分析,發生核泄漏的福島核電站地區海域海流是自西向東流動的,而中國位於日本西方,因此飄落到日本相關海域的核物質不會通過海流進入中國沿海海域,不會對我國海域環境産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