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日本地震海嘯引發核電站事故後,多國政府&&,雖然日本核電站事故教訓值得吸取,但此次事故不會影響發展核電的計劃。 荷蘭政府15日説,沒有理由重新討論有關建核電站的決定。 荷蘭議員熱內 勒赫特&&,荷蘭的能源狀況要求本國必須擺脫石油和天然氣的束縛,才不會受制於人。另外一名議員格達爾 弗爾博赫也認為,“日本的經驗教訓我們必須吸取,但不需要作出激烈反應,而應該結合荷蘭自身的條件和問題對荷蘭核電站的建設進行審批。” 此前,針對是否建設核電站,荷蘭國會經過長時間討論後最終達成共識,認為核電可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為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電能。荷蘭政府上月宣布,將於2015年在澤蘭省建設核電站。 法國總理菲永15日説,法國政府不會逃避任何有關核安全的問題,法國核設施的安全性、可靠性與透明度在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不應該因為一次事故就將該行業全部否定。法國總統薩科齊日前也説,法國不會因此次日本核電站事故放棄對核能的開發。法國是核能利用大國,全國超過80%的電力供應依靠核能。 馬來西亞能源、綠色工藝和水務部部長陳華貴日前&&,日本核電站事故不會影響馬來西亞興建首座核電站的計劃。陳華貴強調,建造核電站的技術是安全成熟的,而且馬來西亞地理位置優越,地震海嘯並不多發,不會發生類似日本的事故。 保加利亞總理博伊科 鮑裏索夫15日説,儘管所有國家都會仔細檢查核電站的安全狀況,但沒有哪個國家會關閉核電站,即便日本也是如此。保加利亞科茲洛杜伊核電站首席執行官康斯坦丁 迪米特羅夫當天也&&,保加利亞不能放棄利用核能,而且,“這次事故並不意味着世界各國必須重新審視核能發展政策”。 挪威外交大臣斯特勒14日説,不要把日本核電站事故看得過分嚴重,這不是“一個新的切爾諾貝利”。他説,雖然核反應堆受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這次不會面臨另一個切爾諾貝利式核事故。 波蘭政府負責核能事務的高級官員漢娜 特羅婭諾夫斯卡15日&&,波蘭將在聽取其他已擁有核電站歐洲國家意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本國核能,並將於今年下半年啟動波蘭第一座核電站的供應商招標工作。按計劃,波蘭第一座核電站將於2020年投入使用。到2030年,波蘭還將建設兩座核電站。 意大利、西班牙等國近日也&&不會減少對核能的依賴,強調不能“因噎廢食”。 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15日説,美國國內的核反應堆是安全的,美國將從日本發生的核泄漏事故中汲取教訓,進一步完善本國的核能工業。朱棣文當天在眾議院一個有關2012財年預算申請的聽證會上説,“美國擁有嚴格的安全規則以確保核能工業安全、負責任地運行,美國民眾對此應充滿信心。在我們繼續加強核能工業的同時,我們將致力於學習日本的經驗。”據朱棣文介紹,美國監管部門要求設計、建造的核電站必須能夠躲過地震、海嘯等最壞情況。 朱棣文説,美國能源部已派遣34名專家、運送約7.8噸裝備前往日本,幫助日本方面監控、評估發生泄漏事故的核電站形勢。他説:“我們必須仔細看看能從這場慘劇中學到什麼教訓,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反應堆的安全性。” 作為核能的堅定支持者,朱棣文還&&,美國仍將致力於發展核能。他認為,為滿足能源需求,美國必須依賴包括風能、太陽能、天然氣、清潔煤以及核能在內的多樣化的能源。 奧巴馬政府在2012年的財政預算中計劃批准360億美元貸款擔保用來興建核電站,並且奧巴馬還呼籲為核能研究和現代核反應堆的設計投入更多財力。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