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孟復:經濟轉型需民企開拓創新
2011-03-15   作者:記者 席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民營企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在新興戰略産業上,也能夠使整個經濟走到世界戰略産業的前沿。”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談了他對“十二五”期間經濟轉型下民企開拓創新之路的想法。
  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登記註冊的私營企業數量年均增速高達14.3%,已經超過840萬戶,成為我國最大的企業群體,佔全國實有企業總數的74%;私營企業註冊資金年均增速達到20.1%,總額超過19萬億元。個體工商戶超過3400萬戶,註冊資金超過1.3萬億元,較2005年底分別增長40.9%和133%。私營企業戶均註冊資金年均增長9.7%,個體工商戶戶均註冊資金年均增長10.6%。過去五年,民營經濟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個體實力也不斷壯大,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黃孟復介紹,全國工商聯的統計數據顯示:從投資規模上看,2010年底,民營經濟城鎮固定資産投資總額超過12萬億元,年均增速高達34.5%,民營經濟在全部19個行業中的九個行業投資佔比超過30%,在金融業等國有資本長期控制的壟斷行業,以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等高新技術領域投資規模顯著增大;從對外貿易來看,2010年,我國民營企業出口總額超過4500億美元,高於國有企業出口總額一倍以上,五年漲幅超過200%,佔全社會出口總額的30%以上,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主體;從稅收貢獻來看,2010年全年,個體私營企業完成稅收總額11173億元,五年年均增速達22.2%,分別高於全國和國有企業兩個和12.7個百分點。
  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按匯率換算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但經濟結構仍然存在着兩頭大、中間小的問題,資源密集型産業比重大,勞動密集型産業比重小,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技術密集型産業比重很低。因此,我國既要重視經濟增長速度和擴大規模,更要重視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結構升級。五年來,民營經濟已經成為驅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十二五”期間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的新生力量。
  黃孟復&&,“民營企業現在已經處於我們國家經濟結構的重要位置,GDP的一半以上都是民營經濟創造,所以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如果不提及民營企業的轉型,中國的經濟轉型是不可能實現。”
  黃孟復介紹,過去五年,不少大型民營企業充分利用資金和人才優勢,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努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大力推動傳統技術、傳統産品的轉型升級,逐步走出加工製造等傳統産業,積極挺進生物醫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産業。
  配合國家的經濟結構調整,也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新機遇。經過金融危機以後,世界經濟都在調整,中國又面臨了改革開放30年後的經濟發展轉型。發展新興的戰略性産業,是國家在“十二五”大力提倡的,今後國家之間的經濟較量,很可能體現在新興産業上,黃孟復説,“所以我們必須起步早,這樣民營企業就能充分利用自身企業規模小、反應速度快、轉型更靈活的優勢,在新興産業中發揮非常大的作用。也應該鼓勵民營企業進入新興戰略産業,在佔領新興戰略産業制高點上,不要分國有和民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石油儲備不應把民企拒之門外 2011-01-19
[博客]“民企參軍”將實現強軍富民 2011-01-18
“民企參軍”將實現強軍富民 2011-01-18
民企新一代熱衷“華爾街精神” 2011-01-14
為民企説話,也是為老百姓説話 2011-01-0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