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月13日,滾滾濃煙從日本宮城縣多賀城的工業建築物內冒出。新華社/法新 |
 |
|
3月12日在日本仙&港口上空拍攝的地震後散落的集裝箱。新華社/美聯 |
 |
|
3月13日,在位於日本東北地區的岩手縣宮古市,一位當地居民清理廢墟。 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攝 |
突如其來的芮氏9級大地震襲擊日本,死傷數字持續攀升,居民生活陷入混亂,1995年那場令日本損失慘重的“阪神大地震”似乎重新上演。
對於多年來因經濟不振、負債高企而愁眉不展的日本政府而言,這無疑是一次重創。但正所謂絕處逢生,這場被日本首相菅直人稱為“二戰以來日本遭遇的最大危機”或許能夠成為日本經濟重生的契機。
目擊
傷亡巨大核危險仍未消除
日本首相菅直人13日晚間&&,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是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面臨的最大危機。
日本氣象廳當天將此次地震的震級由芮氏8.8級修訂為芮氏9級。氣象廳&&,11日強震以來,日本已發生至少168次芮氏5級以上的余震,此類余震還將持續至少1個月。此外,氣象廳當天解除了針對青森、岩手、宮城、福島四縣的海嘯警報。
據日本警方統計,截至13日晚間,此次災難共造成1217人死亡,1086人失蹤。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宮城縣約1萬人下落不明,岩手縣也有1萬人不知去向,還有一些地方的居民因信息不暢無法確定是否安全,搜救人員正在全力尋找其下落。
日本內閣會議12日通過政令,將此次地震定為特大災害。首相菅直人13日上午在緊急災害對策本部會議上&&,要盡最大努力救助處於孤立狀態的災民,尤其要確保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居民的安全。他當天下令將參加災區救援的自衛隊人數由5萬人增加到10萬人。
隨着警察、消防和自衛隊人員被部署到受災嚴重的地區,救援工作開始加速。國際救援人員也陸續抵達。日本外務省13日宣布,共有69個國家和地區及5個國際機構&&準備派救援隊參加日本地震災區的救援活動。中國國際救援隊於13日午後抵達東京羽田機場,美國國際開發局救援隊也在13日抵達了青森縣的駐日美軍三澤基地。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3日説,目前正通過灌注海水、排氣降壓等措施,為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降溫,不排除3號機組像1號機組一樣發生爆炸,但即便發生爆炸,對周邊居民健康也不會産生明顯影響。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此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受地震影響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1號機組於12日發生氫氣爆炸,日本政府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人員疏散範圍由原來的方圓10公里上調至20公里。福島縣政府13日宣布,第一核電站方圓3公里範圍內已有22人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附近約21萬名居民已開始避難。部分東京居民擔心核輻射,也開始向南方遷移。
大地震導致核電站和火力發電設施損害嚴重,日本面臨電力不足的嚴峻局面。截至13日早間,岩手、宮城等7個縣共有208萬戶停電。日本經濟産業相海江田萬里13日要求産業界最大限度減少用電,他&&從14日開始日本有可能出現大範圍的缺水缺點,電力缺口達1000萬千瓦。
日本從14日起將按計劃每個地區輪流停電,每次輪流停電時間預定為3小時,數周內這一狀況不會改變,日本首相菅直人13日晚已批准這一計劃,這是日本戰後首次實行輪流停電措施。
物資匱乏部分地區缺水少電
11日強震和海嘯發生後,日本東北地區設立了2100多個避難設施,目前至少有39萬人避難,據當地媒體報道,避難設施普遍存在缺乏取暖煤油、防寒衣服及食品等問題。
仙&市靠近海邊的若林區受災較為嚴重,有數百名居民遇難。從最新新聞畫面可以看到,仙&車站、宮城縣政府大樓等市內主要地段的建築普遍完好無損,只是不少建築一樓店面內的物品仍保持震後的混亂景象。
但市內的商場、超市絕大多數仍然關閉,只有個別小超市仍在向市民銷售少量庫存物品,也有部分加油站恢復營業。在市內,以仙&車站和政府辦公區為核心、方圓兩三公里的地區有水電供應,但全城的燃氣和市內大部分地區的水電供應仍未恢復。
據電力和燃氣公司宣布,為防止通電、通氣造成火災等二次災害,在確認設施安全以前,不會輕易恢復供應。但是,在目前強烈余震仍時有發生的情況下,這意味着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通電、通氣尚無指望。同時,仙&市內手機通信仍然不暢,但接通率有所提高,而固定電話服務也時有時無。
對大部分居民而言,相對於頻繁發生的余震,更大的困難是物資匱乏,特別是食品、飲水和各類生活用品。據了解,當地政府雖然提供避難設施,但所能提供的生活物資很少,主要靠避難者自行解決飲食,不少避難所每天僅為每人提供約250毫升水以及一兩個飯糰。
隨着存貨用磬,大部分避難所的飲食供應將難以為繼。自13日起,市內避難所已將剩餘物資優先供應70歲以上老人和12歲以下兒童。
此外,寒冷也是很多避難者面臨的問題。日本東北部地區正處於冬末初春之際,夜間氣溫較低且有霜凍。不少避難場所是沒有取暖設備的教學樓和體育館,夜間市內溫度在零攝氏度左右,不少居民缺乏足夠的禦寒衣被。
目前,當地政府雖然在竭力組織物資供應,但由於貨源緊張,運輸不暢,仙&市內的物資供應短期內無望改善。
經濟
未傷元氣財政狀況恐進一步惡化
11日地震發生前,東京股市日經股指在10360點徘徊,較前一交易日小幅下跌70點。地震發生兩三分鐘後,日經股指快速下跌,收盤時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79點,收於10245.43點。
日經股指6月期貨夜間交易時段已暴跌至9950點。瑞穗證券公司股票分析師瀨川剛認為,從電視畫面上看,東京和北部地區受到嚴重破壞,這可能在周末過後引發恐慌性拋售。
匯率和債券市場也出現異動。11日東京時間14時50分,日元兌美元匯率由82迅速下跌至83.07,並在此後進一步跌至83.29。而債券市場在地震發生後買盤陡增,6月期貨在14時49分左右由138.84點迅速漲至139.9點。震後,日本相互證券公司根據相關交易規則停止國債交易,這也是該公司自1973年營業以來首次停止國債交易。
地震及海嘯等次生災害造成的損失仍在持續發生,高盛董事局主席吉姆 奧尼爾説:“目前還很難判斷損害範圍和損失金額。”不過,這次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將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首先是受地震和海嘯衝擊的直接損失。與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相比,這次地震的重災區東北部地區並非日本最主要的工業區。但該地區也集中了汽車、核電、石化、半導體等眾多重要産業工廠,其經濟規模佔到日本國內生産總值(GDP)的8%左右。目前,汽車業遭受損失最為嚴重,日本三大汽車廠商豐田、本田、日産一共有22家工廠已經關閉。
其次,地震將導致供應鏈危機。雖然日本的主要製造廠商並未受到災難性損害,但由於地震導致交通中斷,原材料供應受到影響,成品也無法運至機場或港口。由於日本在全球産業鏈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因此供應鏈危機將在數月內給日本廠商乃至全球廠商帶來損失。
美國高頻經濟信息社經濟學家卡爾 溫伯格説:“日本經濟將遭受余震。”
經濟學家原本預期,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經濟將會重拾增勢。但許多人士指出,地震很可能改變這一趨勢。由於日本國內眾多工廠停工,電力短缺,加上消費信心受挫,短期內日本經濟將遭受重創。德國商業銀行日本問題專家沃爾夫岡 萊姆説:“日本經濟今年第一季度可能仍將出現小幅萎縮。”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籟思認為,短期內日本經濟存在滯漲風險。
大地震的發生正值日本政府與財政赤字進行艱難鬥爭之際,目前日本債務已佔GDP的200%左右。由於日本的債務風險,國際評級機構標普1月下調了日本長期債務評級,穆迪2月也將其主權信用評級前景下調為負。分析人士擔心,大地震將加劇日本債務風險,並提高其政府融資成本,使日本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
英國諮詢機構資本經濟公司經濟學家朱利安 傑索普和戴維 雷撰寫報告説,“日本政府正努力控制公共債務,而這次災後重建所需的大部分資金可能由地方政府、最終由中央政府承擔,經濟可能陷入衰退,公共財政狀況可能惡化,不少民眾將承受災後(經濟)影響。如果出現這些狀況,政府更難推行可信的長期財政方案。”
吉姆 奧尼爾認為,由於日本目前的復蘇動力很大程度來自於出口,因此避免日元升值將是日本經濟復蘇的關鍵所在。但大地震發生之後,東京外匯市場日元兌美元匯率一度大漲1.4%。分析人士指出,企業應對重建以及保險公司出售海外資産應對理賠等舉措都會導致資金回流日本,推升日元匯率。
對於大震過後的日本經濟,一些分析人士並不悲觀。英國資本經濟公司説,與1995年1月阪神大地震相比,這次地震的破壞規模小得多。那場地震致使超過6400人死亡、大約30萬人無家可歸和大約1000億美元的損失。阪神大地震後,日本經濟半年內得以恢復。
回顧1995年阪神大地震,日本經濟曾隨着重建工作的開展而呈現“V”型反彈。野村證券紐約首席經濟學家大衛?雷斯勒説,來自政府、保險、私企、個人等多領域的資金將投入重建,這將創造就業,地震中受到重創的能源、建築領域會得到極大提振。一些分析人士預計,日本未來三個季度經濟增速按年率計算將回升至3%。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經研室主任、中國日本經濟學會秘書長張季風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由於)“此次地震發生在日本落後地區,而災情最嚴重的地區又是落後地區中的落後地區,因此對整個日本經濟的影響不是很大”。他認為,災後重建對需求的拉動,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經濟增長,而日本經濟增長對於全球市場的影響作用則具有不確定性。
産業
首當其衝保險、電子、汽車等行業受損
專家認為,此次地震對日本經濟的各個領域都造成了很大破壞,但就全球市場層面而言,從中長期看,地震的負面作用終究有限,從行業來看,對全球的電子信息業影響最大。
日本地震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不一。保險業受到的影響首當其衝,可能將受到巨大損失。據日本《讀賣新聞》13日報道,東日本巨大地震保險金賠付額將超過1995年阪神大震災的783億日元,可能創歷史紀錄。據日本損害保險協會統計數據表明,地震保險的家庭加入率到2010年3月末全國平均數值為23%,其中,宮城縣為33%,青森縣為15%,岩手縣為12%,福島縣為14%,由於這次地震受災範圍廣,因而保險金賠付數額十分巨大。
不過,從全球層面來看,西方國家保險業一些分析師認為,日本地震對保險和再保險機構的衝擊也許不如最初想象得那麼嚴重,但在連續承受先前澳大利亞洪災和新西蘭地震衝擊,保險業今年基本可以“忘掉盈利目標”。
另據《華爾街日報》13日消息,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事故清理相關的賠償金最終將由日本政府承擔,而不是私營保險公司。
有專家認為,相對其它行業來説,地震對全球電子信息業造成的衝擊最大。地震發生後包括索尼、東芝、松下等多家知名日本電子企業先後關閉了相應工廠。專家認為,受此不利影響,預計短期內包括內存芯片、液晶面板配套組件等或將短暫缺貨,這引發了外界對全球電子市場供貨緊缺、産品漲價的擔憂。3G中日應用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彥兵認為,地震造成的工廠破壞、設備損傷,可能會使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所需的閃存芯片或其他電子零配件因供應不足而價格上漲。
日本東芝公司是全球閃存芯片的主要提供商,受地震影響關閉了三重縣四日市閃存芯片廠,同時,其岩手縣的一座工廠也遭遇停電,或造成設備損傷,將可能導致交貨中斷。另外,公司物流體系癱瘓,將影響産品出貨。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分析説,日本是電子産品生産大國,若日本東芝工廠停産一段時間,那麼全球芯片價格肯定會漲。
張季風指出,由於半導體等相關電子産業受到破壞,相關零部件價格上漲將會對中國加工行業造成一定影響。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胡遲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在全球電子信息業中,日本國內生産廠商提供的上游産品會相對多一些,因此日本電子信息業在此次地震中受到的影響可能會重一些,而對於汽車業等産業來説,其影響是有限的,因為其産業供應鏈不在日本國內。
中國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分析稱,從短期來看,地震對日本本國的汽車生産影響很大,未來2-3個月內,日本在全球車市中對歐美的汽車供應會受嚴重影響,比如一些在日本本國製造的出口歐美的特定車型(包括豪華車)。此外,日本14日開始按地區輪流停電以應對電力供應不足,汽車業界人士認為這對汽車行業影響很大,一旦停電,一些汽車企業又陷入停工的危險,生産計劃遭到打亂。
有報道稱,除了汽車業,鋼鐵業也是此次地震中遭受極大打擊的産業。有專家認為全球鐵礦石需求可能短期受挫,鋼材特別是高附加值的鋼材價格會維持高位甚至不斷攀升。
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鋼鐵製造國和最主要的鋼鐵出口國之一,鋼鐵業主要布局於京濱、阪神、中京等太平洋沿岸區域。其中,京濱區域接近地震重災區東北三縣,這意味着日本鋼鐵業受地震影響不小。
而最新的停電計劃也對這一行業帶來壓力,鋼鐵公司的高爐原則上是24小時工作,停電後靠備用的發電設備有一定限度,長時間影響將産生巨大影響。
不過,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盛志誠對媒體&&,日本地震對鐵礦石市場的影響有限。因為日本鋼廠本身在礦山有大量投資,鐵礦石供應以長協為主,在現貨市場採購很少。此外,對於已完成工業化、城鎮化的日本來説,震後的重建工作會帶來鋼材的剛性需求,進而利好鐵礦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