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熱切期盼與沉穩追求
2011-03-12   作者:葉小文(全國政協常委)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桂花開放幸福來,兩會開了談“幸福”。今年熱議關注民生,人民幸福。
  我們嚮往幸福、熱愛幸福。但回首上世紀中葉之前,只有整體的不幸和苦難。解放了,可以追求“整體幸福”了,但起點是整體貧困。經過新中國成立後30年艱苦卓絕的努力,成就巨大,“整體幸福”尚遙不可及。又經30年改革開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不僅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整體也大幅增長。於是,“整體幸福”問題,怎麼分蛋糕的問題,空前突出起來。大家關注的社會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個人收入、房價調控、醫療改革、物價增長、環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改革,無不在“整體幸福”上聚焦。
  這是歷史必然,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是“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且,確保中國經濟在30年高速增長後持續發展,關鍵一招是擴大內需。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也是促進經濟均衡發展的根本途徑和內在要求。內需,歸根到底也來自13億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此中,可以極大地釋放、解放生産力。
  於是,幸福問題跟着社會公平、擴大內需而來,群眾熱,政府熱,兩會也熱。熱得真切、親切、深切。
  辯證法告訴我們,熱中有冷。對幸福的熱切期盼,如何化為冷靜的思考和沉穩的追求?
  追求幸福就要實現公平。要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前提是分好蛋糕和做大蛋糕同步。蛋糕分好,成果共享,不等於“熱衷分享,吃光拉倒”。
  追求幸福就要改善民生。民生問題重於泰山,民不聊生國焉能存?改善民生要鍥而不捨。例如,我們承諾確保每個孩子都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就還得同時顧着這個家庭脫貧,提高扶貧標準,減少貧困人口。我們希望“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分期解決有希望,“大庇歡顏”做不到。
  追求幸福就要活躍社會。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確保社會既活躍又穩定。有人藏匿在互聯網中煽風點火,削尖腦袋煽動社會不滿放大社會矛盾,唯恐天下不亂,甚至要引進“顏色革命”搞亂中國。我們當然要警惕和防範。
  追求幸福就要各負其責。但要避免放空炮、許大願、吊胃口。政府要言而有信,説話要留有餘地,關鍵是拿出實招。而且,政府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幸福不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裏裝。政府不是一招手,幸福就會跟着走。齊心協力一起抓,眾手澆開幸福花。19世紀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説,“政府的責任不是為公民提供幸福,政府沒有這樣的責任,你也提供不了。政府的責任是保護人們追求幸福的自由,你讓大家都去追求幸福,你去保護這個自由,如果受到妨礙,你去排除;如果受到侵犯,你去對那些侵犯的人進行懲罰。”制度、時代不同,此話未必全面。我們的人民政府有責任,把群眾的積極性最大限度調動起來,最有效地發揮出去,帶領、組織人民群眾沉穩地追求幸福,一步步實現幸福。畢竟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滬深基指創年內新高兩會行情可期 2011-03-11
藥品流通行業十二五規劃兩會後&& 2011-03-11
今年“兩會”或成公車改革的拐點 2011-03-10
[兩會特刊•訪談]羅志軍:我更看重百姓腰包鼓了多少 2011-03-10
[兩會特刊•新聞]保障房資金來源路徑漸明 2011-03-1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