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被忽悠 認清節能家電幾大消費陷阱
2011-03-10   作者:  來源:萬維家電網
 

    日前,平板電視新能效標準正式實施,這意味着今後上市的産品都需要粘貼能效標識才能進入市場銷售。雖然目前尚無法得知能效新規實施後,節能産品的實際節能效果,以及賣場銷售過程中有無貓膩,但卻可以參考其他家電能效標準實施中的問題,略知一二。
  以空調和冰箱兩類家電産品為例,能效新規實施後,個別廠家由於在技術力量、資金實力、産品質量等方面沒有優勢,會在“節能”熱中打“擦邊球”,通過混淆概念、以假亂真等手段來迷惑消費者。在此,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節能家電要慎防以下四大陷阱:

  一、模糊概念

  電冰箱的每日耗電量不但與電冰箱的有效容積有關,還與使用環境、門開啟的次數、內存物品的數量和種類等諸多因素有關,拋開這些因素只宣傳每日耗電量,意義不大。

  二、虛張聲勢

  某些企業宣傳自身的産品有多項節能技術、節能理由等,試圖誇大節能技術數目來迷惑消費者,但並不説節能的效果,也拿不出權威部門的認證或實驗數據。因此,消費者選購節能家電時,不要只看節能技術的數目,還要看是否有節能效果的實驗數據。

  三、無效的對比

  在空調的促銷中隨處可見類似的數字對比:如購買了一台1.5P或2P的某品牌節能空調,那麼若按平均每天使用6-8個小時來計算,一年就能夠節省電費1600元-2000元,使用兩年,節省下來的錢就可以再買一台節能空調了。這種數字對比,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有“説服力”,但實質卻是一廂情願——誰家的空調會天天開6-8小時?

  四、誤導性的引誘類比

  其目的就是首先使消費者被其誤導性內容所吸引,繼而産生購買的慾望。此前,在某種等離子電視機的廣告宣傳中竟然宣稱“耗電量小於普通檯燈”,而推廣者的解釋更是大言不慚:“我們是按等離子電視機一天用1個小時,檯燈一天用8個小時來進行測算的。”
  所以,大家在選購節能産品的時候,一定不要完全聽信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遇到模糊不清楚的地方多問幾個什麼,就能避免各種消費陷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專家點評餐飲三大典型消費陷阱 你遇到過嗎 2011-03-10
廣州公布十大消費陷阱 涉及多個行業公眾需注意 2011-03-10
6大消費陷阱如何拆招 揭密七大消費潛規則 2011-03-10
上海發布7件“民生合同範本”防範消費陷阱 2009-03-13
預付消費陷阱多 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 2008-09-2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