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平均每半月吞下一家房企 今年無融資計劃
2011-03-09   作者: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萬科千億銷售規模的背後,是其平均每15天吞併一家地産公司的疾速整合,這種合作開發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萬科對融資的依賴。
  萬科集團總裁鬱亮在昨日的媒體見面會上回答《第一財經日報》提問時&&:“萬科在2011年仍沒有資本市場的融資計劃,這個可以明確。”在此之前,萬科已經連續三年未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

  去年收購24家房企

  萬科的合作開發模式來自於美國帕爾迪公司,這家美國最大的房地産公司在美國的市場佔有率約為4%,其公認的核心經營能力不僅僅在於項目運作,還包括成功的資本運作和並購操作。
  年報顯示,萬科在2010年期間一共收購了24家房地産企業,合計支付收購對價約22.19億元,平均每15天就有一家地産公司被納入萬科旗下。
  這些並購動輒涉及金額數億元,2010年12月3日,萬科收購海南詩波特投資有限公司80%的股權支付現金對價8.9億元;12月15日,萬科收購昆明申城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支付現金對價4億元;10月20日,萬科與中信地産簽約收購北京贏嘉中心則耗資高達11.5億元。
  萬科在去年創造的1081.6億銷售額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合作開發。萬科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萬科合作開發的項目佔全部項目的80%。
  鬱亮並沒有透露1081.6億銷售額中屬於萬科的權益數字,他&&:“萬科的銷售額包括萬科負責操盤的,或者打萬科LOGO的,也有個別項目交給別人操盤。”
  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膽和大面積採取並購和代建的合作開發模式,為萬科快速拓展市場份額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銷售金額口徑計算,萬科去年在全國的市場佔有率為2.06%,比2009年增加0.62個百分點。
  事實上,四處並購對萬科而言就像家常便飯。整理此前的年報可以發現,2005年萬科收購了13家公司,2006年以23.8億元收購了22家公司,2007年以18.7億元收購了27家公司,2008年以近30億元收購了18家公司。2009年以近18億元的代價收購了27家公司。

  合作開發減少融資依賴

  雖然每年收購的公司數量和涉及金額不同,但萬科通過收購公司或合作方式取得的項目,在新增項目中比例不斷提高。
  有業內人士認為,萬科的千億銷售業績似乎不應該全部記在萬科名下,那些大大小小的合作方,在獲得實利的同時,也讓渡了本來應該同時屬於自己名下的銷售業績。
  鬱亮&&:“以前找合作夥伴是找有錢的,後來是找有地的,現在發現錢和地都可以,人也可以,有些是個別項目賣給我們都有,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説是在和各類資源的所有者進行合作。”
  根據鬱亮的判斷,在融資不斷收緊的外部環境下,房地産企業的資金壓力不斷增加。但鬱亮稱:“有一段時間我們利用資本市場比較頻繁,但現在我們已經三年沒有融資了,加上今年將做到四年不融資。”
  不在資本市場融資並不代表不融資。萬科3月8日發布公告顯示,萬科董事會已通過與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展開闔作,合作範圍包括同珠海商業銀行有限公司簽訂貸款合同,利用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信託資金和漢威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的資金,同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漢威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
  針對一系列地産調控政策,萬科董秘譚華傑&&,2011年全國總體住宅供應較2010年將有較大幅度增加,而調控政策對投資性購房需求將産生明顯的抑製作用,未來供求關係將繼續向有利於購房者的方向轉變,但市場走勢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