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國外匯儲備安全問題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原名譽副主席 厲以寧
當前,在國際經濟仍然動蕩的形勢下,防止我國外匯儲備持續貶值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從理論上分析,外幣的貶值影響外匯儲備安全,而某種外幣的貶值可能是該國國內經濟波動的結果。我們在這方面能夠做些什麼?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六方面着手:
第一,優化外匯儲備結構
任何一種硬通貨在我國外匯儲備中佔多大比重,並無固定不變的模式,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全盤考慮。但調整的速度不宜過快,調整的次數也不宜過勤,否則引起國際經濟動蕩加劇,反而對我國不利。
第二,外匯儲備可以擴大為外匯黃金儲備
最近幾年黃金價格呈上升態勢,因此我國可以適當增加黃金儲備,特別是在黃金價格稍有下跌的時候,應該抓緊時間以外匯購入黃金。增加黃金儲備,對於保證外匯儲備的安全是有利的。
第三,要樹立外匯資産儲備的理念
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是單純由外幣構成的。實際上,從國家外匯儲備安全的角度來説,應該既有外幣所構成的外匯儲備,還可以用能夠較快變現的外匯資産作為儲備。外匯資産如果能夠較快變現,效果會比外幣儲備更好,因為外匯資産在保值增值方面比外幣可靠。要選擇優質的外匯資産,如土地、礦山、森林以及業績好的上市公司股票。此外,外匯資産的收益可能大於所持有的外幣債券的收益。
第四,利用外匯儲備作為對外信貸資金
這主要是指利用一部分外匯儲備作為對外貸款,帶動産品出口、工程承包、勞務輸出、或在境外設立生産基地、物流設施等。這樣不僅可以帶動國內經濟發展,增加就業,還可以獲得外匯收入。
第五,用活外匯儲備的關鍵在於如何“用”
根據經濟學理論,外匯儲備代表着一大筆資産,把這麼多的外幣放在那裏不用,本身就是一種損失。這是因為,一方面,外幣閒置不用,表明機會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如果外幣在貶值,損失就更大了。所以外幣儲備要“用”。
那麼怎樣才能“用活”呢?一是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二是增加進口先進的機器設備、短缺的原材料和燃料,三是建立海外投資基金。管理和經營是兩個不同的經濟學概念,管理主要是在既定的資本存量條件下,使資源配置合理,産生更大的效率。經營的前提是假定資本存量是可變的,通過有效的經營,使資本不斷增值,使資本存量增加。管理和經營同樣重要,在對待外匯儲備方面,不但要善於管理,而且要善於經營。
第六,力求做到“藏匯於國”和“藏匯於民”並重
“藏匯於國”是指國家擁有外匯儲備,“藏匯於民”是指民間擁有外匯儲備,二者應當並重。民間外匯儲備又分為企業擁有的外匯儲備和居民個人擁有的外匯儲備兩個部分。鼓勵民間增加所儲存的外匯,是有利於經濟穩定和經濟發展的。
這主要因為,民間外匯儲備由於機制靈活,自擔風險,分散持有,而又信息來源多樣化,這樣,一旦國際經濟發生動蕩或外匯市場波動,民間(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總會隨時採取對策,力求保值,避免意外損失。民間外匯儲備越多,我國的外匯儲備安全就越有保障。
當然,民間持有較多的外匯,也有可能增大外匯市場的風險,這就要求政策引導和金融監管到位,只要制度齊全和完善,風險是可以預防的或減少的。總的來説,“藏匯於民”不失為可以採取的一種措施。
經濟學中一個未解決的難題是所謂一國“最優外匯儲備量”是多少。比如説,外匯儲備佔GDP的多少是“最優的”。由於專家們的分歧很大,而且各國具體情況不一,所以計算出來的“最優外匯儲備量”指標不一定可信。但不管怎樣,要用好、用活外匯儲備,是帶有普遍性的。當前我們應當在這方面多下功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