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會期間,房地産成為政協委員們最為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限購令”也引發了委員們的熱議。 今年1月26日,國務院公布的“國八條”被稱為最嚴厲的新一輪調控,包括二套房貸首付提至最少六成、要從嚴制定和執行住房限購措施等。同時,“國八條”中還明確要求,各地要在2月中旬前&&限購細則。目前已經有多個城市&&了樓市限購細則。在本輪限購令中,各地主要對限購人群,購房套數做出規定,其中戶籍成為已公布“限購令”城市的重要調控手段。 對此,有的委員認為,限購不但不能解決住房問題,反倒會推高房價。也有的委員支持限購,並建議將限購長期化。更多的委員則是提出了自己的擔心,呼籲建立起綜合解決多層次住房需求的長效保障機制。 3月4日中午,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政協小組討論間隙對記者&&,限購政策總體定位上是一個不得已的階段性過渡辦法,也只能是階段性的。此外,還容易引發“副作用”,比如戶籍歧視。限購治標不治本,應該建立起長效的保障房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劉克崮在4日小組討論時也發言&&,只針對當期突出問題不行,要從根本制度上下手解決問題。在劉克崮看來,目前應該建立由中國特色的基本住房制度,住房保障體系也要適合中國國情。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興房産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超斌對限購持反對意見。他認為,“限購令”下,實際需求其實並沒有減少,只是被壓制了。出於成本的考慮還有對政策調整的預期,以及對需求的判斷,開發企業不一定就會大幅度調整房價。不僅如此,一旦限購取消,難保市場不會出現報復性的反彈。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慶雲則對本報記者&&,“儘管對限購有很多質疑的聲音,但是我個人很支持,並且認為應該長期化、制度化。” 李慶雲&&,住房應該被定義為消費品,而不是投資品,更不是投機品。我國住房商品化才十幾年,住房存量小,需求又很大,此外還有幾億農民要進城,如果住房完全市場化就一定會供不應求,再加上有投資投機需求,房價的上漲會一發不可收拾。 “限購的真正對像是投資投機者,並非歧視。限購也不是搞計劃經濟,應該把限購長期化、法制化、制度化,中國的樓市已經不起再反彈了。”李慶雲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