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壟斷地位受質疑
2011-03-03   作者:  來源:
 
【字號
  身居壟斷地位也不容易。中國銀聯就可以證明。
  美國政府上個月決定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打一場官司,以撬開中國的電子支付市場。此舉是要打破銀聯在中國國內市場的壟斷地位。
  而在國內,由於離春節不到兩個星期的時候出現網絡崩潰,銀聯也成了網民的眾矢之的。
  就像是離聖誕節只有兩個星期的時候,再過幾天就要登上一架回家的飛機,你出去給家人買禮物,結果發現手頭的銀行卡──不管是維薩(Visa)、萬事達(MasterCard)、美國運通(Amex)、發現(Discover)還是其他什麼卡──沒有哪一張用得了。這差不多就是中國發生的事情(不過中國人對銀行卡的依賴還沒有達到其他地區消費者的程度),但有一點明顯不一樣:在中國以本幣進行交易的銀行卡支付網絡只有銀聯。
  銀聯網站發表的道歉公告説,這次癱瘓只持續了26分鐘,且僅限於上海和廣州的部分地區。不過它還是引發了如潮的質問:中國銀聯是否應該擁有壟斷權?
  新浪網的上海浦東新區網友在新聞評論中説:“堅決反對銀聯壟斷!一方面壟斷市場,一方面又不肯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務,這叫什麼規則?國家監管部門人民銀行、銀監會應該管一管了!”
  一位“北京網民”認為道歉是不夠的:這無疑是壟斷企業利用權力傷害公眾的又一典型。
  雖然這種壟斷幫助中國建立了一家強大的公司,目前足以在海外市場試着叫板維薩和萬事達,但它在國內也形成了系統性的風險。允許競爭的國度都有數家銀行卡支付網絡,即便有一個網絡癱瘓,人們也可以繼續支付。中國卻只依賴於一個網絡。
這次癱瘓可能也不是第一次。中國國內媒體報道,2006年4月,銀聯網絡在上海也曾癱瘓過。
  中國社會科學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秘書長曹紅輝説,可能有必要建立一個以上的零售支付結算網絡,以防可能影響持卡人利益的系統崩潰發生。
  銀聯以外的網絡是否應該由外資公司建設,還沒有成為定論。
  新浪網民“無盡河流”説:“有競爭才有效率,是該建設一家姓‘民字頭’的銀聯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出境游刷銀聯卡直接換匯最划算 2011-03-02
銀聯信用卡首次實現在美國商戶的簽名受理 2011-02-25
中國銀聯在國內的壟斷地位或遭WTO調查 2011-02-15
世貿將就美訴銀聯壟斷案設專家組 2011-02-15
春節期間銀聯卡境外交易額同比增長超四成 2011-02-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産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