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次成品油價格(破解油價困境)上調之後,中石油在京的部分加油站延續着自己的優惠政策,每升便宜0.15-0.4元不等,而中石化仍一如既往地維持最高限價。對此,中石油北京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之所以中石油旗下加油站進行優惠而中石化並不跟進促銷爭奪市場,一是因為北京是中石化傳統地盤;二是因為中石油和中石化有協議。
這位人士進一步介紹,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彼此的地盤都有類似的行為,即在中石化強勢區域允許中石油在一定程度內降價,中石化不跟進;反之亦然。而這位人士對此的解讀是,“這是為了保證市場的競爭”。
長期以來,我國成品油市場被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巨頭割據。華東、華北、華中、華南等區域是中石化的勢力範圍,而西北、東北、西南則是中石油的地盤。
不過,記者就此事向中石化方面求證時,該公司一管理層人士則予以否認。他&&,“自己從未聽説過有此事”。並稱,中石油、中石化是兩家競爭的公司,各公司有自己的策略。以北京為例,中石油採取降價促銷策略,但中石化則更注重品質,所以才未降價。“市場需要便宜點的菜館,但也需要高檔餐館。”
這位中石化人士還指出,在市場上還有外資和民營加油站在競爭,所以所謂的“協議”根本不可能實現。而一民營加油站負責人對此並不讚同,他稱,“我們並不能對這個壟斷市場造成什麼衝擊,由於沒有實際的油源進口權,民營加油站都要仰‘兩大’的鼻息。而且放眼望去,兩大的加油站遍佈各城市中心區”。
中國加油站網副總裁黃順敬告訴記者,雖然他並不了解是否有這麼一份協議存在,但兩大石油公司確有形成價格攻守同盟,在終端定價上更多的是同進同退,競爭並不充分。黃順敬還指出,兩大巨頭其實有許多“夥伴”行為,最為常見的是“油品置換”。他解釋,為了降低彼此的物流成本,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彼此的強勢地區為對方提供油品。例如在中石化傳統地盤廣東,中石油可以通過“置換”換得所需油品;相應的,中石油也會在自己的地盤為中石化提供方便。“新加入的中海油也要遵守規則,以維持同盟關係。”黃順敬補充道。
對此,德潤律師事務所劉家輝律師&&,“如果上述協議確實存在,那麼是違反反壟斷法的”。即便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兩大公司在影響價格,但通過部分讓利達到維護共同利益目的的做法不屬於正常的競爭行為,會侵害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