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近憂謀遠慮 中國積極應對物價挑戰
2011-03-02   作者:翁陽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2011年中國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物價走勢成為社會廣為關注的焦點議題,官方明確&&將穩定物價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足見應對物價挑戰在當前中國發展語境中的特殊分量。
  從經濟學基本規律出發,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物價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屬可以接受的,亦是不可避免的。2010年中國GDP增速達到10.3%,通過相當努力,3.3%的CPI漲幅基本達到了3%的政府預控目標。
  環顧正邁入新一輪通脹期的全球經濟,相對歐美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和通脹幅度間的比例,中國面臨的情況無疑尚好。那麼,今年中國政府為何將物價問題置於如此之高度?
  首先,在中國,物價特別是食品價格的過快上漲,對富裕和中産階層也許只是有限的錢包縮水或幸福感打折,但對很多食品支出仍佔消費相當權重,以工資性收入為主的普通家庭而言,則是不折不扣的衝擊。愈加關注民生的中國自然不能對此等閒視之。
  其次,由於多年來同世界經濟接軌交融的不斷加深,中國已無法在當前全球經濟和流動性氾濫日益嚴峻的情勢下獨善其身,以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為代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令中國必須高度謹慎,未雨綢繆。
  第三,為應對來勢洶洶的國際金融危機,防範經濟運行一旦突然變冷可能造成需要長時扭轉的不利局面,中國及時果斷採取了包括寬鬆貨幣在內的一系列宏觀調控舉措,成功實現了經濟“V型”反轉,但也留下了貨幣投放充裕的副産品。
  毋庸置疑,內外因素的纏繞交織,正在對中國應對物價過快上漲,構成諸多具有不確定性重大挑戰。但同時應看到,今年中國在調控物價方面亦存在諸多有利條件。
  ——中國糧食連續7年豐收,充裕的庫存將對作為“百價之基”的糧價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對物價調控發揮中流功效。
  ——需要看到的一個重要現象是,多年以來,以電子産品、汽車為代表的産品整體價格正持續走低,反映出中國工業領域特別是市場競爭充分行業商品供大於求的總體格局。
  ——中國已開始實施穩健貨幣政策,通過“小步快走”的方式連續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來逐步減少流動性,儘管其頻率和幅度還將視經濟走勢靈活運用,效果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對緩解通脹預期産生了積極作用。
  ——中國不僅着力加大了一些商品的市場供應,更祭出了具有較多歷史成功經驗積累的“殺手锏”——行政干預,嚴厲打擊特別是在流通領域的哄抬物價行為,儘管這並非能夠合理配置資源流動的長久之策,但短期效果業已彰顯。
  可以預見,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如何遏制當前物價過快上漲將成為政府工作報告的一項“重頭戲”,亦會在代表、委員建言獻策中得以充分體現。
  更為重要的是,2011年“兩會”還將通過關於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總體規劃,其中對進一步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擴大就業和內需、促進貿易平衡、調整國民收入分配、加強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等重要內容的最終厘定,不僅將助推中國更加堅定地走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之路,而且會為更加從容應對物價挑戰,構建更加健康的長效機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韓國上半年政策重點是穩定物價 2011-02-22
周大地:油價上調對物價心理預期有影響 2011-02-21
物價壓力難阻油價上升趨勢 2011-02-21
物價壓力難阻油價上升趨勢 2011-02-21
高物價高房價不只會嚇跑港人 2011-02-1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産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