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産業規劃或年中&&,開發總量將嚴格控制
備受關注的“十二五”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及産業基地規劃將浮出水面。權威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該規劃方案將於今年上半年上報國務院,可能於今年年中發布。目前各地正在研究制定相關落實細則,相關配套政策也在研究制定中。
上述人士稱,《“十二五”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及産業基地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已經完成,並提出滿足內需為主和控制資源開發總量相結合的原則。
專家認為,面對釩鈦資源被無序開發的局面,國家從戰略層面制定産業規劃,以加強對釩鈦資源的保護和綜合利用,將有利於避免釩鈦成為下一個稀土。
目標 內需為主 控制開發總量
據悉,《徵求意見稿》明確了釩鈦資源利用的首要基本原則是,滿足內需為主和控制資源開發總量相結合。“釩鈦産業的發展,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釩鈦資源的開發要以此為前提,實行總量控制,嚴禁將釩鈦鐵精礦作為普通鐵精礦。”該人士介紹説。
《徵求意見稿》還明確了“十二五”時期釩鈦資源利用的重點任務。其中,在釩鈦利用産業准入條件方面,《徵求意見稿》對釩鈦磁鐵礦利用、五氧化二釩、鈦渣、鈦白粉等均有各項量化規定。比如,在釩鈦磁鐵礦利用上,選礦規模年入選原礦量不低於300萬噸,且必須配套相應規模的選鈦廠。釩資源回收率不低於92%,鈦資源回收率不低於15%,資源中伴生的鉻、鈷、鎳等稀有金屬要實現規模化回收利用,釩鈦鐵精礦的使用必須要以實現釩資源的回收為前提。
在完善産業基地布局方面,《徵求意見稿》明確,現階段釩鈦資源利用按照釩鈦磁鐵礦為主,鈦鐵礦含釩石煤為輔的原則進行布局,重點打造四川省攀西地區,河北省承德地區釩鈦磁鐵礦資源綜合利用産業基地,雲南省滇中地區鈦鐵礦資源利用産業基地等。基地內企業由於釩鈦生産規模擴大所導致的鋼鐵産能增加,須與所在省淘汰相應的鋼鐵規模相當為前提。
業內人士&&,釩鈦資源綜合利用規劃醞釀已久,近一段時間以來這一進程明顯加快。去年10月,就決定開展編制“十二五”釩鈦資源利用産業基地規劃一事,發改委會同科技部、工信部、國土資源部等部委、相關産業協會及企業代表等在京召開啟動會。
今年春節前,有關部門再次主持召開徵求意見會。上述權威人士&&,參與討論的專家在産能規模規劃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見。
按照《徵求意見稿》,各有關産業基地所在省市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報國家發改委確認後實施,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實施範圍,並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
現狀 釩鈦資源被無序開發
釩鈦,作為稀有金屬,用途非常廣泛。據了解,釩主要用於合金以改善鋼的性能同時目前釩電池已在美、加、歐、日、澳等商業化應用於風電儲能、光伏儲能及電網調峰。鈦在傳統領域廣泛運用於漂白、油漆、造紙等行業,加工後的鈦材則用於高端的航天航空、軍事等領域。隨着新能源的迅猛發展和對鋼性能要求的提高,兩種材料未來運用前景十分廣闊。
“釩鈦資源因成為鋼鐵冶煉中的副産品而未得到有效利用。”承德一家釩鈦企業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作為鐵礦的我國很多的釩鈦精鐵礦往往含有大量的釩鈦資源,但是有一個‘怪圈’是它的價格卻低於普通礦,由於粗放型的生産模式,很多小鋼廠用很低廉的價格購進這樣的鐵礦石,對於釩鈦資源也沒有進行有效地回收利用,不僅造成釩鈦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也給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
實際上我國的釩鈦資源儲量很大。據統計,目前世界釩儲量約15980萬噸,其中南非佔46%,俄羅斯及前獨聯體國家佔23.6%,美國佔13.1%,中國佔11.6%,其它國家總和不足6%。而世界鈦基礎儲量約17.7億噸,我國佔37%以上。記者了解到,我國釩鈦資源主要分佈在四川攀西地區和河北承德地區,其中以攀西釩鈦磁鐵礦資源最為豐富,資源量為6.18億噸,約佔全國的95%,佔全球的35%。
“儘管我國是釩鈦資源大國,但是這幾年産業發展的問題也很突出。”一位業內人士&&,其中釩鈦資源開發與産業粗放發展積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資源開發不規範、資源回收利用水平不高、投資存在過熱傾向、品種結構的不合理等。
“從技術上看,國內釩鈦回收技術通過幾十年的發展,雖然可以提釩、提鈦,但仍較俄羅斯等國家技術落後,只能用於低端産品的生産。”北京安泰科分析師任衛峰在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時説。
另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也坦言,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在釩鈦資源開發上仍呈無序狀態,不管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有資質的還是沒有資質的企業看到資源就開發,有些企業在開發過程中,不太注意生産工藝和技術流程,其産品質量和資源利用率都得不到保障,對環境的污染也比較大。
規劃 避免釩鈦成為下一個稀土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最近的一次徵求意見會上&&,編制《“十二五”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及産業基地規劃》是“十二五”重點産業生産力布局和調整規劃的內容之一,也是建國以來國家組織編制的第一個釩鈦産業規劃,對促進優勢資源釩鈦産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引導地方政府和企業合理開發、高效利用,以及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等,都有積極意義。
“這個規劃最大的亮點就是表明了國家對資源的一種態度。”中國塗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淵德認為,總體而言,有利於釩鈦資源的節約利用、提高産品質量以及釩鈦資源市場的持續發展。“比如分區域規劃,各地方政府根據規劃制定相應標準之後,對産能等均有量化規範。”
任衛峰&&,有關主管部門傳遞出這樣一個政策信號非常積極,至少在“十二五”及未來的“十三五”時期,將推動釩鈦應用相關行業起飛。不過,正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徵求意見稿》中關於行業准入的一些規定,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帶來行業整合,一批企業將隨之被淘汰。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作為國家另一種重要的戰略性資源,釩鈦和稀土有很多相似之處,一方面我國的儲量在國際上佔據優勢地位,同時又是關係到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資源;另一方面,國內的産業發展也同樣出現粗放和無序局面,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保護。
“和稀土相似,釩鈦産業政策也同時提出‘總量控制’、以滿足內需為樣主的原則並適時調整釩鈦原料以及産品的進出口管理辦法等建議。”徐向春認為,實際上也代表着國家對戰略性稀有金屬産業發展的總體思路。
“釩鈦産業規劃思路,實際上也是為了避免出現下一個‘稀土’的尷尬局面。”徐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