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3D電影《阿凡達》上映以來,全球彩電業便掀起一股3D熱,各彩電企業紛紛推出3D電視産品。筆者卻認為,從全球彩電業發展趨勢看,未來決定彩電企業全球競爭力的要素將是以面板為主的顯示技術以及以內容、軟體、芯片為主的“軟實力”,當前業內風靡的3D僅僅是全球彩電業發展的附屬技術。 從這個意義上説,3D顯示方式的快速興起很可能是日韓企業設置的産業“障眼法”,在中國彩電業大力發展3D之時,日韓彩電企業卻在顯示技術與軟實力等方面構築起新的産業競爭優勢。 在4C融合、三“屏”合一的趨勢下,電視智能化、網絡化已成為産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在此階段,電視已不再是固定電視節目的播放終端,而演變成為家庭多媒體信息獲取中心,這意味着彩電業單純以産品為競爭籌碼的游戲規則已經結束。 今後全球彩電企業競爭力的決定要素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硬體産品,也就是未來顯示技術的掌握程度,或者是當代顯示技術的經濟性;二是包括節目內容、軟體、操作系統等在內的“軟實力”,它將成為決定企業未來全球産業地位的關鍵要素,如果不能掌握這一資源,生産企業只能充當單一的硬體産品供應商,處於被邊緣化的狀態。 在平板顯示技術短期內難以實現較大突破之時,3D電影熱播帶動了3D電視的迅速興起,一場3D熱迅速席捲全球彩電業。 然而,筆者擔憂的是,從本質上看,3D僅僅是在當代顯示技術基礎上新增了一種新的感官體驗,並非是顯示技術的一次革命性創新。對中國彩電企業來講,在産業發展關鍵資源——面板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如果只是盲目跟風很可能導致整個産業陷入更深的産業困局中,在節目內容、軟體及操作系統等方面也存在着受制於人的尷尬。 事實上,在引導中國彩電企業快速進軍3D電視領域之時,日韓彩電企業卻加快了在未來顯示方式及軟體兩方面的戰略布局步伐:一方面,在向中國大陸轉移所謂的“高世代”面板生産線的同時,日韓企業加快了更高世代面板生産技術的研發。消息顯示,當前中國大陸建設的面板生産線的最高世代是8.5代,而日韓企業的10代線已經大量投産,11代線正在籌備中,中國企業顯然已經再次落後。與此同時,日韓企業研發新型顯示技術的步伐明顯加快,韓國三星已開始規劃投資一條5.5代OLED生産線,未來兩年內其8代線將投入建設,同時LG也將投資目標鎖向OLED領域。 另一方面,日韓企業也開始在節目內容等方面進行戰略布局。以索尼為例,其在收購全球知名電影製片公司哥倫比亞和米高梅後已經掌握了全球電影內容的控制權。而在3D內容領域,其不但構建起從3D拍攝到播放,從拍攝用專業設備到家用電子産品的全套3D産品線,還在自主籌拍了《美食從天而降》等3D電影,構建起龐大的節目內容供應庫。 客觀而言,未來彩電産業仍將沿着兩個方向發展:一是顯示方式,也就是以面板技術為基礎的顯示技術。從CRT到平板電視是顯示方式的一大進步,而未來新型顯示方式的出現又將為彩電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二是基於電視的平台應用。未來電視將是家庭數據處理平台已基本成為業界的共識,圍繞這一平台的節目內容、軟體、操作系統等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來源之一。 由此看來,當前的3D僅僅是在現有顯示方式之上做的簡單的功能加減法,並未觸及産業發展的根本動向,因此其發展前景迷茫。 對中國彩電企業來説,新的産業競爭形勢要求中國企業必須構建新的産業發展思路。一方面,國內企業要堅定地從面板技術上進行突破,從而打破當前海外企業相對壟斷的格局,構建起完善的新型顯示方式自主研發平台;另一方面,要把握産業發展的趨勢,從內容、軟體、操作系統等軟實力方面進行戰略突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産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否則很有可能被日韓彩電企業的“障眼法”所蒙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