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保護部網站2月28日透露,《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已於近日經環境保護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批准發布,將於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是“十二五”期間環保部發布的第一個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 目前,中國的稀土儲量佔全球36%,産量則佔世界97%。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通過該部網站&&,中國稀土行業發展中存在非法開採、産能過剩、生態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等問題。 長期以來,中國沒有針對稀土工業特點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稀土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設計和竣工驗收等,只能執行綜合類污染物排放標準。這種情況之下,稀土行業造成的污染,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例如,稀土行業每年産生的廢水量達2000多萬噸,其中每升廢水中氨氮含量為300毫克至5000毫克,超出國家排放標準十幾倍至上百倍。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稀土開採造成了環境放射性污染和行業工人肺癌高發等危害。 根據《稀土行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説明,早在1998年,包頭輻射環境管理所對白雲鄂博礦區下風向動植物及土壤的採樣分析顯示,公羊羊骨中釷含量比對照點羊骨高1.18倍,牧草中釷元素含量高於對照點32倍,草地土壤高於對照點
1.7倍。這意味着,白雲礦區周邊生物和土壤受到了放射性污染。 此外,國家稀土開發應用衞生評價研究中心20多年的研究證明,白雲稀土礦破碎車間接塵工人肺死亡率顯著增加。 儘管稀土行業污染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卻遲遲未見污染排放的國家標準。2004年4月,稀土行業污染排放標準的編制工作組才真正開始工作;而直到2011年1月27日,該標準才獲得通過。 此次&&的排放標準,對稀土行業廢水、廢氣和放射性物質的排放控制等方面都有明確規定,如每升廢水中直接排放的氨氮含量不超過10毫克,間接排放的則不超過25毫克。 標準生效之後,新建企業必須嚴格執行,但現有企業運行有兩年的達標排放過渡期。過渡期之後,現有企業也必須執行新建企業排放限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