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解説:國際油價觸摸100美元大關,油價暴漲原因何在?經濟復蘇又添哪些新變數?《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史小諾):價格創下兩年半來的新高,幾大國際市場原油期貨價格紛紛觸及每桶一百美元大關。這幾天全球所有媒體在報道國際油價時,幾乎都是用到了“暴漲”這個詞。同時幾乎所有的國家面對油價暴漲的反應都是緊張。那麼是哪些因素推高了國際油價,製造了緊張?瘋狂的國際油價將對復蘇中的世界經濟産生怎樣的影響,對於中國,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將會帶來怎樣的震動?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關注。
今天的評論員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先生和劉戈。首先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兩天國際油價的瘋狂。
男:5,4,3,成交。
解説:2月23號,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內,氣氛緊張,有關利比亞政局動蕩可能影響石油産量的消息攪動着交易所。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一位交易商説,交易所內基準品種西德克薩斯中質油品種,在星期三下午1點05分的交易價格,已經達到每桶99.84美元,突然有一個1000桶的訂單進入交易係動,交易牌價迅速顯示每桶100美元,不過這僅持續一會兒,油價又回落到100美元以下。23號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68美元,收於每桶98.10美元,漲幅為2.81%。
倫敦市場4月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47美元,收於每桶111.25美元,這是2008年10月以來,國際油價首次衝上三位數。
艾拉?艾克斯坦(石油期貨經紀商):人們的預期和想法,實際上是攪亂了供給,這是石油期貨價格上漲的原因。
解説:近來,中東、北非國家局勢相繼出現動蕩,利比亞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為世界第15大石油出口國,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去年日均産油量約為160萬桶,其中大約120萬桶用於出口,主要輸送對象為歐洲地區,據巴克萊資本公司的報告顯示,利比亞已經中斷了石油生産量,約為每天100萬桶,佔全部産量的一半以上,由於歐盟國家能源需求嚴重依賴進口,國際油價一直是影響通脹的重要因素,過去數月內,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始終是導致歐元區通脹上揚的兩大推手,歐元區今年1月份的通脹率已升至2.4%,大幅超過歐洲央行設定的接近但低於2%的目標值。
主持人:國際油價突破100美元關口,我們用“關口”這個詞好像100美元是一個截點一樣,我不知道兩位嘉賓對這個問題怎麼看?然後國際油價是什麼樣的因素推動它現在這兩天如此的暴漲?
丁一凡:確實你説的這個詞很有意思,就是100美元是一個關口,其實是油價已經在非常高的價位,在90多美元已經徘徊了幾天了,現在突然突破了100美元,大家覺得非常非常。
劉戈:變成了三位數。 丁一凡:是啊,因為它就是一個。
主持人:其實只是一個説法而已。 ——過剩的美元也推高了油價
丁一凡:人家對這個整數,某一種整數比較敏感,但是確實100美元是一個非常非常高的價位了,因為如果我們想一想,石油供求的這種關係的話,實際上並沒有特別明顯的供求差距,也就是説沒有出現真正的石油危機,但是石油一下今天就漲到這麼高的價位了,它對現在還仍然在非常脆弱的世界經濟復蘇來説,會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現在世界上流動性過剩。我們可以觀察到凡是流動性過剩的時候,歷史來看,它就會産生高油價,比如説流動性過剩産生在什麼時候,如果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不要太久,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第一次就爆發在美元貶值,美國當時在1971年美元違約,美國讓美元脫離了黃金的35美元一盎司黃金的這種“高壓鍋”東西,美元貶值,然後當時美元就開始越來越多,從那以後,石油就開始漲價,然後就是差不多是每一次都是美國超發貨幣的時候,石油就開始漲價,70年代如此,21世紀初也是如此。
當時因為美國的股市,泡沫貨幣當時是一種技術泡沫了,所謂通信技術與電信技術當時的這種泡沫,這個泡沫破滅了之後,然後為了救這個股市,當時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就投入了大量的貨幣,雖然在某種情況下救活了股市,但造成兩個巨大的泡沫,一個就是當時石油泡沫,另外一個就是房地産泡沫,然後這個房地産泡沫之後,現在又往裏注入大量資金,然後這一次,因為沒有其他的東西了,只剩下基本的商品期貨了,所以石油就從那個時候開始,越來越高。
劉戈:所以的話,按丁老師的意思,其實有很多大家利用大家的這種對時局發展的不確定性,來推高,就是有這麼多的錢來把這個油價進一步推高,另外從地緣上來説,利比亞它這個地方你看,它實際上只和歐洲隔了一個地中海,和希臘,和西班牙,和意大利這些國家距離很近,所以它是這些國家的一個石油供應國,雖然你看,我們看一下,就是利比亞這個位置,它的主要的産油的地帶是在它的東部,就是靠近埃及這一帶,他和希臘的克裏特島互相距離就是幾百海裏,那麼距離其他地方都非常的常近,這樣它對於歐洲來説,對它的石油的這種敏感度還是非常高的,但是總量上來説它其實不大,也就是佔世界的2%到3%,但是就是由於剛才我們講到的,由於游資的問題,由於對於未來的這種發展的這種不確定性的問題,所以一顆小小的牙疼現在讓全世界心情變的非常的緊張。
丁一凡:沙特阿拉伯這樣的大的産油國他曾經説,他説如果現在出現了供需危機的話,我要提高産量的話,他一天可以多提供。
劉戈:400萬桶。
丁一凡:好幾百萬桶,對這個來説,實際上供給並沒有出現嚴重的短缺,但是卻造成了人們的心理恐慌,人們覺得這個事情,一個産油國受到這種衝擊了,然後可能會染上其他的國家,是不是這個事態會不斷的發展,所以因為有充足的資金做後盾,又有這種不確定性,所以大家都去買未來的這種有可能出事的這種期貨,因此就推高了油價。
主持人:這個情緒的傳導作用有時候也是挺奇妙的,大家可能清晰的記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代和後危機時代的時候,這個國際油價它是産生了很大的波動,那麼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片子一起再來回顧一下,那個時候國際油價是怎樣變化的。
解説:油價走勢起起伏伏。
2008年的大漲大跌,讓人們記憶猶新,油價在當年第一個交易日大幅上漲。1月2號,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在電子交易中突破每桶100美元,隨後經過半年的不斷攀升,紐約市場油價於7月11號創下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而自7月中旬以後,隨着全球經濟增長減速,金融市場危機惡化,石油需求減弱,國際游資開始退出市場,國際油價開始在震蕩中不斷下跌。9月16號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跌至91.15美元,11月底跌破50美元大關,跌幅超過65%。
2008年12月17號,更是跌破40美元。
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多個國家相繼&&措施,世界經濟暫時出現企穩的跡象,國際油價在震蕩中走高。12月30號,國際油價一度逼近80美元,盤中收在79美元上方。
2010年,國際原油價格走勢震蕩上行。5月,歐債危機爆發以後,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價格盤中跌破每桶65美元。下半年,隨着歐元區國家採取措施,遏制債務危機擴散,以及世界經濟復蘇趨勢逐漸明朗,國際油價重回上升通道。12月31號,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以2007年以來的最高年末收盤價報收,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油價收於每桶91.38美元,倫敦市場北海布倫特油價收於每桶94.75美元,今年開年受經濟利好數據和降溫預報的推動,國際原油市場1月3號的第一個交易日出現開門紅,紐約和倫敦市場油價均小幅上漲,此後在震蕩中逐步反彈。2月23號,國際油價繼續飆升,紐約市場油價盤中突破每桶100美元,倫敦市場油價突破每桶110美元。
主持人:的確是這樣,我們看到油價和世界經濟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的微妙,而且同時也是緊密相連的,那麼這一次的油價突破100美元關口和08年相比,它有它的背景或者説它的基礎有沒有什麼不一樣地方。
——不確定性可能引發石油真正短缺
丁一凡:有很大的差別,它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差別,相似的地方都是流動性過剩,也就是説用於購買期貨的這種能力,現鈔是有的,但是上一次呢,08年出現危機的時候,比如説美國突然房地産危機,泡沫破滅,這個時候呢美聯儲放出了大量的貨幣,這個時候呢,因為沒有其他地方可投,而石油市場就成為特別好的投資的機會,所以當時大量流入性流向石油市場,一下子把當時的石油價格,從當時的五六十美元一下推到了140美元,當時很明顯這是一種投機行為,所以説它這個高油價在當時只維持了幾個月,到年底真正衰退,統計一出來,經濟在衰退,石油的使用在下降以後,油價馬上大幅下跌,一下子就掉到了38美元一桶,而這一次問題就比上次要嚴重,因為這次是由於産油國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比如説利比亞出事,它就可能減少産油,然後呢,如果現在這種事情將來還要在中東地區,在産油地區擴散的話。
劉戈:尤其如果要延伸到海灣地區。
丁一凡:對,這個時候它的不確性就可能變成真正的石油短缺,而如果産生真正的石油短缺,哪怕是時間段上,也就是説出現動亂到穩定之間有一段時間會出現短缺的話,那麼石油就會暴漲,所以它是一個很不確定,而且有可能長期化的趨勢。
劉戈:從歷史上看呢,這個石油漲價和經濟危機之間這種正相關的關係,非常的明顯,1973年的時候,中東的世界戰爭,那麼當時的油價從3美元漲到了十幾美元,那麼這個時候緊接着73年到74年全世界的經濟衰退,那麼到1979年的時候,伊斯蘭革命和兩伊戰爭,這樣導致伊朗的産油量大幅下降,那麼這個時候油價又從十幾美元又漲到40多美元,那麼緊接着後面也是全世界的經濟衰退,08年這次就更不用説了,在2008年的7月份的時候,漲到了147美元,緊接着不久以後就是全世界金融資産的破滅,互相之間你看這種相關性是非常的強的,所以現在大家都擔憂,所以現在有一些機構,包括摩根士丹利,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幹事,他們都出來説,如果要是油價超過100美元,或者是120美元,那麼這樣的一個經濟,世界經濟復蘇的這樣的步伐,肯定會被中斷,那麼肯定會帶來新的麻煩。
——歐洲可能受到的損害更嚴重
丁一凡:這個時候如果油價繼續暴漲的話,它會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害,比如説這現代的經濟是,大家都是離不開石油的,石油是一個巨大的東西,因為石油不光是一個能源,石油又是一個原材料,我們在各個方面都需要石油這種原材料,因此它會使得剛剛復蘇的這种經濟又夭折,這個時候呢,最擔心的是歐洲,因為歐洲債務情況本來就很嚴重,加上它離事發地又非常非常近,而且這些,比如説現在北非這些國家,是歐洲的傳統石油供給商,這個時候如果北非的石油斷了的話,它必須從其他更遠的地方去採購石油,然後這樣的話會增加他的運輸成本,使得他的,而且油價現在已經在上漲,使得他的成本迅速增加,這個時候呢,他就使得,無論是生産者還是消費者,都會産生雙重的作用,這個時候歐洲的經濟可能受到的損害要超過其他地方的經濟。
劉戈:現在看呢,各個國家受到的影響不一樣,有這些像南歐這樣的一些國家,還有像日本這樣的一個純進口國,他們受到的影響可能就比較大,那麼像對於像俄羅斯這樣的國家,那可能在裏面的話又會成為一個受益者,就是石油的輸出,但是呢,雖然是油價漲,在短時間來看的話,對於這些石油輸出的這樣的一些國家來説,是帶來了一個現金上的這樣一個非常大的好處,但是呢,巨大的波動他們也是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産油國和這樣的一些歐維克組織他們現在都在出來説,我們會有行動的,包括我們會動用那些平時作為儲備的,閒置的生産這樣的一些能力,所以的話,隨着這些國家的這種生産能力如果真的開動起來以後呢,那麼可能對油價的平復也會産生一些作用。
主持人:那麼國際油價現在已經突破100美元的大關,它未來是否會扶搖直上,它的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會怎麼樣,面對國際油價的上漲,中國經濟面臨怎樣的壓力,一段廣告之後馬上回來。
解説:國際油價“漲”聲一片,黃金炙手可熱,股市連連下跌,投資者如何跑贏大市?《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歡迎繼續收看《今日觀察》,我們看到國際油價在大幅上漲,黃金的價格也在上漲,同時呢,糧食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也在上漲,面對“漲”聲一片,中國經濟面臨怎樣的壓力,接下來通過一個片子一起來進行梳理。
解説:近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震蕩上揚,本月19號,國家發改委宣布自20號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350元。去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上升3個百分點,超過百分之55%,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石油消費過快增長,超出我國經濟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迫切需要運用價格杠桿,抑制需求過快增長。
在國際油價一片喊“跌”聲中,美國股市周三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大幅下跌,歐洲股市則收下了四連陰,23號,國際金價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上漲,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4月合約收於每盎司1414美元。近期,國際貴金屬價格快速上漲,不少國內投資者把目光轉向了金銀市場,希望投資保值增值。
施成才(北京黃金購買者):你根本就沒有選的餘地,你只有搶購的餘地,沒有選的餘地。
解説:新華社文章,影響金銀等貴金屬市場走勢的因素錯綜複雜,今年以來,一個月內,金價震蕩幅度高達100多美元就很好的印證了這點。普通投資者一定不要把黃金、白銀當做投機套利的工具,更不要賭金銀,單邊操作思維很可能會遭受很大損失,如何應對目前的油價飆升,野村控股稱,原油期貨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至每桶220美元,不過據國際能源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歐佩克目前的空閒産能大約為每天500萬桶,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稱,當前油勢並不存在實質的供應不足,價格上漲主要來自因政局動蕩而産生的心理恐慌,但只要出現任何重大供應中斷,歐佩克將隨時準備增産抑油價。
主持人:我們看到石油上漲會帶動黃金的上漲,然後股市會下跌,這好像一直是一個規律性的這樣一種聯動效應,在國際油價上漲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面臨怎樣的壓力?
劉戈:現在看呢,如果我們從以往的這樣的一种經驗的話,很容易得出來這樣的一個傳導性,但是的確中國還是有中國的特點,首先中國的,雖然是現在進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但是畢竟,我們的人均消耗的石油還是比較少的,而且我們還有煤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能源,所以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對於石油的這樣的一個,他們有可能。
主持人:依賴依存度。
劉戈:依存度有可能帶進來這樣一種通貨膨脹的影響,消化能力還相對更強一些,我是這麼看。
主持人:好,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數字100所做的一個最新的調查。我們的問題是這樣的,您認為此次油價的上漲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是,我們看到佔比71.70%的是帶來一系列的物價上漲,這個判斷應該是很正確的,13.20%的油價上漲,還有7.8%的加強新能源的開發,所以看來老百姓對於油價上漲普遍的共識大概就是這個圖表,應該很清晰的能看得出來,丁老師您認為我們怎樣才能把這個國際油價的上漲的影響,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丁一凡: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但是剛才民意調查裏邊表現出來一個趨勢就是説人們現在已經擔心,它引起來的不僅僅是油價的上漲,而是全面的上漲,這説明老百姓實際上對現在經濟有一定的了解,因為現代的經濟上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們稱為石油經濟,因為石油無處不在,而且我們現在,因為我們的石油消費中間,已經超過一半是進口了,所以國際油價對整個的東西會有直接的影響,另外呢實際上我們的油價定價機制也是跟國際石油是接軌的,是通的,因此呢,就即使這個不到50%的這種國內生産的原油價格,隨着進口油價上漲,它也在上漲,所以這個石油上漲就是一個,好像不可繞過的一個趨勢。
劉戈:但是呢對於,雖然同樣上漲,對於發達國家和中國影響還是不太一樣,有的研究機構他給出這樣一個結論,就是説和,油價如果上漲10%,那麼對於CPI的影響,對於日本可能是1.4%,就是比較高了,對於美國可能是0.7%,對於中國大概是0.5%這樣的水平,也就是相對美國和日本要低一些,但是也還是有直接影響的。
主持人:那麼關於國際油價的上漲,我們接下來聽一下網友他們是怎樣進行評論的。
這位朋友,“廣東觀察觀察”,他説“原油生産供應大國局勢動蕩,勢必會引起國際油價的上漲,全球通脹加劇,中國是能源消耗大國,油價上漲會增加生活成本,國家應該加大新能源開發,平衡能源市場,我們應該增加能源意識,多采用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看來這個國際油價的上漲也是引起老百姓全社會的普遍的關注,那怎樣應對這種壓力?
丁一凡: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在通貨膨脹,尤其是全球性通貨膨脹上漲的時候,一個還可以有一點效果的辦法,就是匯率,也就是説如果你的本幣升值的話,你進口的這些東西呢,就顯得便宜一點,這個時候呢,它對於遏制通貨膨脹是有一定作用的,這個事情在70年代,上世紀70年代的歐洲發生過,當時的西德政府就基本上採取了一個讓馬克逐漸不斷的升值來對付當時的通貨膨脹,而在馬克不斷升值的情況下,實際上西德當時進口的石油就比別人便宜一點,當然為此,西德政府和西德經濟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因為在西德馬克不斷升值的情況下,就影響到它的傳統出口,因此當時西德的企業不得不想盡辦法創造一些新的産品,所以這樣呢,就使得西德的經濟,在這種升值的情況下,還保持了它的這種出口競爭性,但是呢,它有一些企業,一些傳統企業,適應不了這種情況下,就大批的倒閉了。
——借機調結構 發展新能源
丁一凡:中國呢,如果要按這种經驗來看的話,如果現在在我們讓貨幣又開始脫離美元,而逐漸升值的情況下,它會在某種程度上,對抑制輸入性通貨膨脹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也會讓我們的一些傳統企業感覺到巨大的壓力,因此呢,它在某種程度上對促進我們的經濟結構變化,對促進我們的新的技術和新的能源的發展是有益的,但是它會嚴重的損害到一些傳統企業的利益,因此政府要採取一些措施,更加的促進這些企業去轉型,去生産新的有競爭力的東西,然後甩掉過去的一些産業,這樣的話才能夠使我們的經濟在這種過程中間不受太大的損害。
劉戈:其實你去看,人類社會其實不是因為石頭用完了而結束石器時代,所以也沒有必要等到石油用完了,然後我們再進入新能源的時代,是吧,那麼現在我們很多中國的企業,其實在新能源方面的話是佔領了一定先機的,那麼在這個時候把握住這樣的機會,可能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主持人:在進一段廣告之後,馬上回來,我們繼續會來聽一下特約評論員他們的觀點。
董秀成(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産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際石油市場一個是美洲市場,就是以西德克薩斯中質油為基準油的市場,就是“WTI”,另外一個就是以布倫特為標誌的,歐洲市場,兩者都在上漲,但是布倫特的原油比“WTI”原油價格已經超過15美元一桶了,這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説明歐洲的指標意義更具有全球性了,它已經超過了“WTI”的歷史作用。
曹遠征(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這是全球最大的一個風險,這次中東事件發生以後,是在石油供應的最前端出現了問題,全球都對中東形勢比較擔心,如果油價持續上升的話,肯定輸入型通脹就不可避免,中國對外面油的依賴也是比較大的,這對中國經濟增長會形成威脅,這完全是個突發事件形成的,我們希望中東形勢盡快能平復下來,然後全球油的供應能正常化。
主持人:在節目最後是否可以請兩位對未來的國際油價的走勢做一個預判?
劉戈:那麼有智庫機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他們發布過一個報告,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預測今年油價可能是在90到100美元之間,但是我覺得這個依據是依據去年的油價,去年是七八十左右,所以他做出了這樣一個預測。
丁一凡:而且他沒有考慮到現在發生的這些動蕩。
劉戈:但是現在發生的,因為他更多的是出於經濟的這樣一個層面的考慮,現在更多的是在區域地緣政治在影響油價,所以短期內的話,我覺得這樣一個預測可能就不一定準確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呢,長時間的油價的高漲是各方面都不願意看到的,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他們都會去有應對的方式,所以的話,太長時間的太高的價格,我覺得可能也不太可能。
丁一凡:所以我基本同意他的看法,實際上是取決於未來整個中東局勢的發展情況,如果中東局勢能夠比較快的穩定下來,或者其他的大國都插手讓這個事情……
主持人:平息下來的話。 丁一凡:平息下來的話,我覺得高油價是不會長久的。
劉戈:牙疼的太厲害,大家會把它拔掉的。
丁一凡:如果控制不住局勢,讓這個局勢繼續發展的話,那高油價……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