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三年城投債風險或集中爆發
專家估計,到2011年末地方政府債務總額將至12.5萬億元左右
2011-02-24   作者:記者 文婧 王濤/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最新消息稱,監管層進一步加強了全國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的風險管控,這引發了人們對城投債風險的新一輪關注。機構預測,從期限上來看,2011年到2013年期間,大量地方債將進入還款期,城投債風險會在未來兩三年集中爆發,而今後兩年內地方債務的積累仍然會維持在很高的水平。銀行間交易商協會信息研究部研究員王宇向《經濟參考報》透露,據不完全統計,2010城投債發行數量近40支,融資逾600億。
  有關專家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時認為,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有效監控,有利於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而管控城投債風險的一項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從體制上解決地方政府財力缺口問題。
  “城投債的形式在防止經濟下滑的背景下仍獲得了爆發的動力”,王宇介紹説,2008年我國發行了18支城投債融資約318億元,2009年在擴大投資的政策激勵下一發不可收,發行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78支,融資高達1017億元,儘管2010年由於通脹加劇信用膨脹得以抑制,但發行數量仍達到了近40支融資約600多億元。
  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地方融資平台貸款絕大部分為中長期貸款,數據顯示,54%的貸款期限在5年以上,從貸款期限來看,2011年到2013年將是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集中到期時間。
  普遍認為,城投債作為一種以公司債形式發行的準市政債是解決地方政府項目資金缺口的一種重要手段。不過,“十二五時期將是城投債集中償還時期,由於我國遏止未來通貨膨脹風險,貨幣政策有寬鬆走向穩健甚至收緊,城投項目在建設進行中資金缺口或許很難有效填補,而隨着項目的現金流不能順暢流通,城投債面臨的風險也將會加大”,王宇提醒説,城投債期限一般為中期債券,都在5年期以上10年期以下,附息利率類型一般為累進利率。
  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預測,今後兩年地方債務的積累仍然會維持在很高的水平。“今明兩年,鋻於地方融資平台2009年的過度借貸和大舉投資,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會持續增加。”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劉金賀&&,如果預計2011年貸款增長將回落至15%至17%的正常區間,屆時新增貸款或再達7.5萬億元,地方融資平台負債或將再添2.5萬億元,即使不考慮地方融資平台再次發行債券或中央再次代地方發行債券的可能性,估計到2011年末地方政府債務總額也將至12.5萬億元左右。
  在王宇看來,城投債面臨的風險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城投債項目的風險,在過去幾年隨着地方政府急於推進城鎮化進程,隨着今後信用環境趨緊,項目的現金流持續性減弱,這為未來的項目還款埋下陷阱。二是部分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降低會加大城投債還款的風險。
  不過,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系主任曾康華教授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時&&,判斷風險之前應首先摸清城投債的具體情況,比如城投債在某一地區究竟達到了多大的規模,這個規模是否超過了當地地方政府償還能力的限度等。“雖然風險存在,但風險大小難計,因為我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地方政府債,城投債只是依託於政府強大的支持。”王宇説。
  事實上,有關部門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的風險已給予了高度重視。早在去年6月,國務院便專門發布《關於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地方各級政府要對融資平台公司債務進行一次全面清理,並按照分類管理、區別對待的原則,妥善處理債務償還和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問題。在年初舉行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國家審計署有關負責人也明確&&,2011年將對地方政府性債務進行全面摸底審計,摸清規模和結構,反映問題和成因,分析風險和責任。
  曾康華認為,《通知》已提出“研究建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管理和風險預警機制,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納入預算管理”,這可以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有效監控,防止地方政府債務在體制外運行,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逐步納入規範化管理,控制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可以起到積極作用。而治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的根本性措施之一,就是要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重點是推行省直管縣,增強地方政府財力,從體制上解決地方政府財力缺口的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發改委&&城投債發行新規 2010-12-03
城投控股逾17億元競得西部證券30.7%股權 2010-11-03
城投債短線有望走強 2010-08-13
城投債投資熱面臨降溫 2010-04-16
城投債管控趨嚴 財務透明成焦點 2009-10-2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産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