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晚8時,阿里巴巴召開投資者和分析師電話會議,討論高管調整以及欺詐事件的影響。分析師對阿里巴巴此次事件反應不一。阿里巴巴發言人周一&&,阿里巴巴公司已拿出170萬美元對2249名受害者進行賠償。
周一收市後,阿里巴巴宣布,首席執行官衛哲和首席運營官李旭暉因“中國供應商”涉嫌欺詐事件而引咎辭職。
反思:放鬆了對誠信的堅守
對於阿里巴巴“中國供應商”涉嫌欺詐事件的成因,眾説紛紜。據阿里巴巴的財務報告及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報告顯示,該公司2009年收入增長29%,2010年預計達到43%;其凈利潤率2010年預計達41%。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正是由於追求業績高增長,使一些銷售人員縱容了欺詐行為的産生。
在前日的投資者和分析師會議中,阿里巴巴非執行董事蔡崇信&&:“或許因為服務價格的降低,導致部分銷售人員為追求佣金而放鬆了標準。但我們認為,真正問題根源在於我們沒有嚴格尊重公司價值。”蔡崇信聲稱,阿里巴巴更看重長期的客戶價值、長期的誠信,正是由於放鬆了對這一信念的執行遵守,導致了欺詐問題的出現。
對策:賠償170萬美元、加強認證
股東及業內人士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欺詐事件是否暴露了阿里巴巴對供應商的認證過程存在漏洞?未來該公司的認證體系和銷售模式是否將因此改變?
對此蔡崇信&&,以往對於鑽漏洞、躲過認證的客戶難以避免,但阿里巴巴未來將加強對供應商認證的嚴格程度。“首先,將要求供應商向阿里巴巴提供註冊營業執照進行審核認證。其次,我們會請第三方公司共同進行認證審核。”
蔡崇信還&&,經評估,作為第三方平台,阿里巴巴對供應商在該平台實施的欺詐並沒有很大的法律責任,公司已拿出170萬美元對2249名受害者進行賠償。蔡崇信稱,每宗詐騙個案涉及受騙買家的付款金額平均少於1200美元,因此賠償款不會對公司的財務業績造成實質性影響。
由於目前已查明有100名銷售人員捲入涉嫌此次欺詐事件,阿里巴巴未來也面臨招募新銷售人員的問題。
影響:客戶基數受損幅度有限
針對眾多股東關心的對業績的影響問題,阿里巴巴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武衛&&,阿里巴巴目前已對全部2326家涉嫌欺詐的“中國供應商”客戶做關閉處理。昨日,受此消息影響,阿里巴巴公司股價下跌9%,至15.2港元。此事相關的財務影響,亦已在上季財報中得到體現。“至於未來業績,我認為嚴肅處理此事可能會對客戶基數和財務資源産生一些影響,但卻有利於維護我們的公司價值。”
蔡崇信則&&,從數量上來説,阿里巴巴的國際交易平台目前有數十萬買家在進行交易。大部分交易不會有明顯的影響。蔡崇信&&,“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的聲譽。”
高盛分析師認為,由於銷售隊伍變動,同時阿里巴巴如果對供應商實施從緊的認證程序,將會造成費率的提高,但這些因素對全年業績的影響有限。
瑞士信貸甚至上調了阿里巴巴股票的目標價格,並稱,任命淘寶網首席執行官陸兆禧出任阿里巴巴新的首席執行官一職將在兩家公司間創造更多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