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價暴漲過後隱現回調信號
2011-02-22   作者:記者 閆磊/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香港媒體21日報道稱,國際二線礦商正大幅增加對銀等貴金屬的避險倉位,銀價回調信號浮現。
  根據德意志銀行(Deutsche)估算,已有逾1億盎司的白銀進行避險,為去年底未平倉合約的數倍之多,當時避險倉位估計約為2000萬盎司。
  有分析指出,這意味着,十年來罕見、貴金屬礦商大規模的避險操作可能重回&面。這個答案對黃金和白銀的投資人,及礦業公司股東至關重要。大規模的避險操作是貴金屬價格回調的訊號,因為這會直接加重賣盤壓力,凸顯市場對價格維持高位欠缺信心。
  紐約白銀的交易價格每盎司已逾31美元,較去年8月中的18.40美元暴漲68%,且較十年前的4.5美元大漲約六倍。
  經濟前景漸趨樂觀以及多國加息預期,將衝擊貴金屬的投資需求,已成為市場共識。部分業界顧問和銀行家都建議礦商開始尋求避險。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商品策略部門主管穆爾説:“我當然會建議金、銀礦商在高價時,謹慎進行避險操作。”
  黃金和白銀期貨的未平倉合約數多年來均呈下滑態勢,這是因為價格上漲,迫使礦業公司努力解除無利可圖的避險合約。此舉有助於推升金價過去十年的漲勢,因為買回避險合約將增加黃金需求。
  而市場近幾個月出現的避險操作有兩點值得注意。首先,這僅限於白銀市場;第二,僅副産白銀的礦商採取動作。
  銀行家指出,黃金和白銀的主要生産商仍未見動靜,包括巴瑞克金礦公司(Barrick Gold)、紐蒙礦業(Newmont Mining)和AngloGold Ashanti等金礦巨擘,以及産銀的Fresnillo、泛美白銀(Pan American Silver)和Hochschild。
  這是因為股東堅決反對。由於避險操作錯誤,多年來礦業股股價遠遠落後金價和銀價的表現,這些慘痛經驗仍令他們記憶猶新。目前,絕大多數的避險操作都來自貴金屬僅為副産品的礦商。但這對銀價仍是利空,因為高達70%的白銀産量是其他非鐵金屬礦的副産品。
  不過,由於中東局勢動蕩促使避險資金追逐貴金屬産品,全球大範圍的通脹局面持續,據彭博社對10余名市場分析師的調查顯示,多數人認為本週貴金屬價格仍將走高。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銀價值基金募集逾40億元 2010-08-27
中銀價值基金開始發行 2010-07-23
中銀價值混合型基金即將發行 2010-07-16
金銀價格再演“瘋狂過山車” 2010-05-17
[金市•2009-10-26]現貨金銀價格小幅回調 2009-10-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産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