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屢屢進行大規模召回,強生的營業狀況已受到拖累。據該公司今年1月25日發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報告,強生該季度的銷售額為156億美元,同比下降5.5%;凈利潤為19億美元,同比下降13.6%。此外,強生2010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為616億美元,儘管同比下滑僅0.5%,但卻是該公司上市67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營業收入下滑。
據悉,去年強生共出現15次召回,涉及兒童抗過敏藥可他敏、兒童止痛藥美林、泰諾感冒藥、強生日拋隱形眼鏡等,因此2010年也被部分媒體戲稱為強生的“召回年”。然而,“召回年”的勢頭似乎難以剎車。今年1月,強生宣布涉及4700萬件藥品的大規模召回;日前,強生又兩度發布召回通知,其生産的一種注射設備存在缺陷導致藥量不足,而另一種注射器則在針筒部位存在裂縫。
強生兩種注射設備存在缺陷
據外媒報道,2月18日,強生公司&&將在美國和德國召回用於治療中-重度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Simponi,並停止向歐洲輸出該藥物。根據強生方面的解釋,召回原因是含有Simponi的自動注射設備存在一定的潛在缺陷,將導致藥物劑量不足。
另據報道,強生在2月11日向經銷商、藥劑師及醫療産品供應商發出了有關召回InvegaSustenna注射劑的通知。強生&&,部分裝有InvegaSustenna的注射器在針筒部位存在裂縫,由於裂縫被標籤蓋住,消費者並不易察覺到。這些裂縫可能是因粘貼標籤時受壓所致,強生在常規測試中發現了這一缺陷。
據了解,Invega
Sustenna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本次召回的234毫克的Invega Sustenna注射劑從2010年3月起投入市場。強生發言人帕尼克(Greg
Panico)稱,公司生産組已解決這一問題,不會影響正常生産。
但強生召回Simponi自動注射設備將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歐洲衞生當局警告:製作上的缺陷將引起Simponi注射設備在市場供給的短缺,患者可以選擇預充式注射器的Simponi作為備選。
工廠清潔問題突出曾停産
強生今年1月的召回涉及4700萬件藥品,由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對媒體提供的聲明顯示:“在與美國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協商後,美國麥克尼爾公司於當地時間2011年1月14日,宣布主動召回在美國、菲律賓和巴西銷售的特定批次兒童用泰諾、8小時泰諾、泰諾關節炎止痛片、抗過敏藥可他敏以及特定批次的速達菲等産品。”
據了解,這次召回由強生旗下的麥克尼爾公司(McNeil
Consumer
Healthcare)進行,召回産品都是麥克尼爾在賓夕法尼亞的工廠生産的,召回主要原因是清潔程序設備不足。目前,該工廠已停産。
強生公司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華盛頓堡的這家工廠去年就因清潔問題留下不良紀錄,當時也曾停産。
據了解,該工廠生産各種兒童和成人藥品,包括泰諾林、可他敏(Benadryl)、聖約瑟夫阿司匹林(St.Josephaspirin)、美林(Motrin)和驅特異(Zyrtec)。2010年5月,美國FDA調查人員在該工廠發現了大量灰塵和受污染成分。強生公司去年4月底宣布召回的40多種嬰幼兒藥品正是由該廠生産的。
據道琼斯通訊社報道,因某些兒童用非處方藥可能含生産過程遺留的金屬殘渣,這家工廠於2010年4月底停工。美國FDA2010年5月4日出具的報告則詳細顯示,調查人員當時發現,工廠部分設備上有厚厚的灰塵和污垢,一處天花板上露着大洞,部分藥品的原材料受到細菌污染。
當年6月,強生&&,正在對該廠生産操作進行全面的質量評估,並已經確定了所需整修的環節。而這家工廠今年1月的再次停産無疑暴露了其清潔問題並未獲得解決的實質。
還有可能再次召回
據悉,強生方面此前曾對媒體&&,歷次召回事件之後,強生對其生産記錄進行了徹查,發現部分産品的生産清潔環節出現問題,因此進行召回。但強生也&&,這些問題影響到召回産品質量的“可能性非常小”。
此外,強生曾對外指出“檢查還將繼續”,因此一旦發生問題還可能再次進行召回。不過,強生自1944年在美股上市以來,2010年營業收入首度出現下滑已經為公司敲響了警鐘。公司在報告中承認,醫療改革、藥品召回事件及宏觀經濟的影響導致了業績不佳。
由於召回事件的負面影響,2010年第三季度,強生在美國的總銷售額從2009年的17億美元滑落到13億美元,降幅高達25%;而問題最突出的非處方藥和營養品銷售額則大幅減少至4.38億美元,同比下降40%。
有評論指出,強生的“病根”在過於追求低成本。據《紐約時報》報道,有兩位曾在強生供職的員工承認,強生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沒有重視麥克尼爾工廠生産中存在的問題;另有強生的其他前員工&&,強生最近幾年在投資新設備方面總是猶豫不決,因為投資新設備和確保生産質量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