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市“菜籃子”供應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2011-02-18   作者:記者 侯大偉 陳健 陳鋼 張淼淼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菜籃子”內涵上與當年已有很大區別,不再僅僅是市郊種菜用以保障本市城鎮居民需求,而變為依靠蔬菜基地大規模生産以及區域性和跨區域的市場流通來保障蔬菜供應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受城市化進程加快、百姓蔬菜消費要求提高、蔬菜産銷市場化發展等因素影響,我國蔬菜供應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出現了種植區域向遠郊擴散、種植結構向專業化發展、日常蔬菜供應保障主要依靠全國市場流通等新特點。

  菜地已變成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

  城市化帶來的土地級差已成為徵用原城郊菜地的重要動力,出現“不可逆”的發展趨勢。

  1988年開始實施“菜籃子”工程以來,我國許多大中城市在市郊開闢蔬菜種植基地,為解決本地蔬菜供應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隨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前的不少城郊菜地被徵用,蔬菜種植面積逐步減少。
  在廣西南寧,近年來隨着城市開發建設步伐加快,近郊常年高産蔬菜基地被徵用和佔用面積達80%以上,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發展。按照南寧市區200萬消費人口計算,近郊常年菜地應保持在8萬畝以上,才能保證市區蔬菜供應的平衡,但目前南寧市近郊常年菜地只有1萬畝左右。
  另一些大城市的蔬菜種植面積保持不變或有所增加,但種植區域逐步轉向更遠的郊區縣。西安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張貴生介紹,與1980年相比,目前西安市人口大約翻了一番,但蔬菜種植面積是原來的4倍,蔬菜總産量是原來的6倍,只不過種植區域不斷向遠郊區擴散。
  城市化帶來的土地級差已成為徵用原城郊菜地的重要動力,出現“不可逆”的發展趨勢。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街道辦香王村,從1995年到2005年,1000多畝耕地基本都種植蔬菜,主要供應西安城區。2005年以來,由於西安地鐵紡織城站建設、西安市經濟適用房建設,目前所有耕地已被徵用。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香王村看到,原先的菜地已變成了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在當地種菜30多年的菜農王社寧説:“我們原先的菜地,對農民來説收入比較可觀,種植西紅柿每畝每年平均收入2萬元左右。菜地用於城市建設徵地開發,一畝地可以賣到將近100萬元。徵地拆遷以後,村民暫時拿了一筆錢,有的戶能拿到70萬元,但以後沒條件再種菜了。”

  18萬農戶基本上都種蔬菜

  蔬菜採購商呂紅友説,在西寧,夏天可依靠本地和鄰省甘肅滿足蔬菜供應,但受氣候條件影響,冬天種菜困難,即使用大棚在市郊種菜,也面臨成本、技術、質量等多重問題,只有依靠彭州、山東壽光等優勢産區的蔬菜基地。

  城郊菜地減少的同時,一些適宜發展蔬菜生産的優勢地區在市場化環境下發展成了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蔬菜生産基地。
  成都下轄的彭州市距成都市中心25公里,目前已成為全國5大蔬菜生産基地之一。彭州市委常委堯敏雙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上世紀90年代以後,隨着市場經濟發展,彭州的蔬菜産業發展到了今天的規模,早已沒有什麼“菜農”的概念了,農民種什麼由自己決定。
  蔬菜生産基地的發展,為城市“菜籃子”提供了貨源,也給菜農帶來了收益。堯敏雙説,彭州現有農戶18萬戶,基本上都種蔬菜,農民年人均蔬菜銷售收入2.6萬多元,並逐年提高。蔬菜生産基地的擴大,既服務了城市,也富裕了農民。

  大量的品種要靠外地供應

  《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發現,以往蔬菜生産、供應的季節性特點已有了根本改變,人們一年四季對所有蔬菜品種都有消費需求。依靠全國流通已成為保障城市“菜籃子”的新趨勢。

  西安市農業委員會種植業處副處長徐克龍説,作為北方地區,西安每年生産的蔬菜總量自給率達到了130%,但存在季節性的供應矛盾和品種的不足,在每年一季度,西安市本地蔬菜供應量只有全年的11%,消費主要依靠外地供應,而在二、三季度西安郊區縣的蔬菜又大量供應外地。從蔬菜品種上來説,西安的消費者一年四季需求的蔬菜品種80多種,而西安以及陜西省內能供應的只有一半左右,大量的品種要靠外地供應。
  成都市商務局局長郭啟舟説:“現在的城市‘菜籃子’,是通過市場流通來保障,例如成都的白菜就大量來自甘孜州,馬鈴薯、蘿蔔大量來自涼山州,各地利用自己的氣候、地理特點從事不同種類的蔬菜生産,在季節和種類上相互補充、調配。”
  彭州市委常委堯敏雙認為,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在內涵上與當年已有很大區別,不再僅僅是市郊種菜用以保障本市城鎮居民需求,而變為依靠蔬菜基地大規模生産以及區域性和跨區域的市場流通來保障蔬菜供應。
  西安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張貴生説,隨着城市面積的擴展,大中城市近郊區蔬菜面積減少是必然趨勢,還可能加快,現在需要重視和解決的是,大中城市確保蔬菜供應,既要依靠全國市場,又要立足本地供應,應該在遠郊區縣建立蔬菜生産基地,提高本地蔬菜的自給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博客]六大推手讓“菜籃子”日漸沉重 2010-09-13
六大推手讓“菜籃子”日漸沉重 2010-09-13
國務院要求統籌抓好“菜籃子”生産供應 2010-09-03
搞清菜籃子變沉真正原因 2010-08-20
吉林4年內將建百萬畝蔬菜棚膜豐富百姓"菜籃子" 2010-01-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連續降雪相當於一次加息[思想]從進口産品量價看結構優化緊迫性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