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低於預期 大宗商品長期利好短期中性
2011-02-15   作者:  來源:和訊網
 

    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1月份CPI同比上漲4.9%。環比上漲1.0%。1月份 PPI同比上漲6.6%;環比上漲0.9%。對此,海通期貨研究所所長郭洪鈞接受和訊網連線時&&,CPI數據出乎市場預料,低於市場預期,緊縮政策預期下降,利好股市。對於大宗商品走勢的影響短期呈中性,長期來看屬利好。
    根據2010年全國城鄉居民消費支出調查數據以及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按照制度規定對CPI權數構成進行了相應調整。其中居住提高4.22個百分點,食品降低2.21個百分點,煙酒降低0.51個百分點,衣着降低0.49個百分點,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降低0.36個百分點,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0.36個百分點,交通和通信降低0.05個百分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降低0.25個百分點。  
  郭洪鈞認為對於啟動新CPI統計權重方案的認知決定對市場的影響。“從統計局公布的權重調整明細來看,降低食品類比例、提高居住比例,符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爾系數下降的國情,調整後的CPI是對物價水平的較客觀反映,而不是人為下調了CPI。”  
  基於此判斷,郭洪鈞&&CPI出乎意料,比預期低,表明通脹壓力有所減輕,政策緊縮預期下降,利好股市。  
  對於大宗商品走勢的影響,郭洪鈞指出短期呈中性,長期來看屬利好。  
  “PPI對於工業品走勢的反應有滯後效應,反映的是大宗商品運行的歷史數據。PPI高企表明上游産品價格在上漲,從大的趨勢來看,通脹壓力依舊明顯。”郭洪鈞分析認為,農産品受宏觀數據影響比較小,主要由供求關係決定,受天氣影響比較大。大宗商品未來走勢受到國際大宗商品走勢和美國等國的貨幣政策影響更大。  
  郭洪鈞認為從中國公布的宏觀數據進行推導可知,通脹壓力有所減輕,緊縮政策預期下降,經濟發展向好,因此,長期來看,對大宗商品具有利好作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期銅強原油弱 大宗商品主力品種“鬧分家” 2011-02-10
海外股市大宗商品價格齊飛 2011-02-09
2011年大宗商品價格預計依舊高企 2011-02-01
資金關注“中國因素” 大宗商品轉勢言之尚早 2011-01-27
大宗商品春季攻勢提前啟動 2011-01-2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連續降雪相當於一次加息[思想]從進口産品量價看結構優化緊迫性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