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中凱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凱撰文指出,如果澳博公司的股權糾紛遲遲不能解決,法律上則難以確定真正的股東是誰,如果大股東身份無法確認,則公司無法按照正常程序召開股東會議,無法對公司的戰略和前途作出決策,將根本影響公司的生存能力。可以想見,如果何鴻燊家族內鬥不能在短期內解決,則無論家族成員還是公司股東,抑或眾多中小股民,都將是最大的失敗者。目前賭王財産糾紛案不確定仍然很多。 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何鴻燊身體狀況是個關鍵因素。解決目前糾紛的一大出路就是弄清楚到底哪個才是賭王的真實意思,但這存的問題有: 其一是香港司法程序漫長。和內地不同,香港法律並沒有嚴格規定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期限,一些複雜的案件往往司法程序極其漫長,一些重大案件審理時間在兩年以上的更是家常便飯,作為年近90高齡的賭王來説,這對解決自己的身後事問題是一個現實障礙。如果賭王在法院審理過程中去世,可能會對認定哪個文件是自己的真實意思&&産生負面影響。 其二是賭王精神狀態成疑。有報道指出,何鴻燊1月26日面對媒體時發表聲明時動作緩慢,精神恍惚,而且是面對紙板逐字讀出聲明,疑似精神狀況不佳。如果賭王的精神狀況導致其已經不能正確辨認自己的行為,則有可能導致所簽署文件被認定為無效文件。因此在高國峻律師31日公布的錄像中特意顯示醫生、律師和保鏢都在場,以確保何鴻燊的精神和所處環境都在良好狀況下。但是香港司法實行的是專家證人制度,醫生不是法院委託的鑒定機構,而只是當事人自行提交的獨立證人,對何鴻燊的精神狀態,當事人雙方都可以請醫生進行分析並向法庭作證,如何採信則由法庭決定,這無疑使認定賭王精神狀態存在不確定性。 第三是如何認定脅迫狀態。在何鴻燊31日的錄像和早前高國峻律師的聲明中,均指稱二、三房對何鴻燊進行“劫持”和“脅迫”。按照香港司法制度,不僅僅脅迫,當事人在特定壓力下作出的決定也可能被認定為無效,結合何鴻燊當時身體虛弱且身邊沒有親信在場的情況,法院是否會認定其受到不當壓力而作出的意思&&,則存在不確定性。 面對未來可能增多的富豪家族財産糾紛問題,他提出,設立遺産信託不失為一良策。 他指出,其實富豪的家族內鬥並不只何鴻燊一家,由於資産和繼承人眾多,家族傳承一直都是困擾全世界富豪的難題。應對這一危機的辦法,只有遺産信託。 遺産信託是授與人、受託人及受益人形成的三角信託關係。授與人即立遺囑人或立信託人;受益人可以是親人、朋友甚至是無關係的人;至於受託人,富豪們往往以成立信託基金的方式解決,由專業的律師、會計師及投資的團隊對資産進行管理。富豪們將遺産委託給專業人士打理,家人分別受益,而不能將家産直接進行分割。 歷史上成功的遺産信託不勝枚數,慈善型的如諾貝爾基金會,家族型的如洛克菲勒基金會,近年來更有如黛安娜王妃、梅艷芳、沈殿霞等知名人士均設立了遺産信託,使自己的繼承人可以從中受益,而不受財富之累。 在香港富豪中,新鴻基基金可以説是創始人郭得勝一個深謀遠慮的明智決定。郭得勝有三個兒子: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聯。當年,郭得勝為了避免“不肖子孫”爭産分家,便將郭家持有的新鴻基地産權益放到了一個信託基金當中,而基金的受益人包括郭得勝的妻子鄺肖卿和他的三個兒子。他這一招極富先見之明。2008年2月18日,新鴻基地産在港交所網站發布了一則出人意料的公告:該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郭炳湘,因個人理由即日起暫時休假,郭炳湘職務及職責將由本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及郭炳聯分擔。一時間,關於新鴻基兄弟反目、桃色事件、健康問題以及綁架的前塵舊事紛紛見諸報端。但不管今天兄弟三人鬧得如何兇狠,卻不能把家産一分了之,吵鬧之後還得坐在一起想辦法,如何才能讓公司更好地經營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