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外電報道,繼美國財長蓋特納出訪巴西呼籲美巴兩國聯手敦促人民幣升值後,印度央行行長蘇巴拉奧8日也表達了同樣意願。有分析指出,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於本月18日-19日在法國舉行,匯率問題可能在上述國家的推動下再次成為焦點。 據印度亞洲通訊社報道,蘇巴拉奧8日在印度賴布爾市向賴布爾管理學院的學生介紹央行工作時指出,過去10年中印兩國的貿易額激增5倍,但中國對印出口是印度對華出口的10倍,“這肯定對中國有利”,並稱“中國保持人民幣幣值較低,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印度的利益”。 與此相互呼應的是,印度貿易部長夏爾瑪去年年底時指出,印度對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擔憂,希望創建一種機制,能讓印度企業更多的進入中國市場。 巧合的是,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7日敦促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游説中國,讓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外界普遍認為,巴西即將加入到施壓人民幣升值的陣營。蓋特納對曼特加説,與對於美國一樣,人民幣“幣值低估”對於巴西也同樣是個大問題。他説,其他新興經濟體維持“低估的匯率”,放大了巴西的資本流入問題,並使得巴西具有彈性的匯率承擔了“不相稱的”資本流入壓力。對此,巴西方面並未公開作出回應。曼特加只是&&,巴西反對匯率操縱。此前,巴西一直公開指責美國不負責任的量化貨幣政策給巴西等國家帶來了熱錢和本幣升值等諸多難題。有當地媒體引述巴西官員的話報道稱,在施壓人民幣升值問題上,加入美國的行動不會減弱巴西對美國貨幣政策的不滿。 也有分析指出,巴西政府出於改善貿易狀況的目的,對人民幣升值施壓的動機明顯。儘管兩國去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62億美元,巴西對中國去年貿易順差高達50億美元,但順差主要得益於去年鐵礦石價格大漲。統計數字顯示,巴西四成鐵礦石出口到中國。而令巴西政府擔憂的是,自2005年以來,中國産品進口量增加了4倍,巴西一些本土製造企業抱怨受到了衝擊。 此外,作為敲打人民幣匯率的“排頭兵”,美國近日也公布了最新一期國際匯率報告。根據這份由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最新報告認為,中國並不符合“匯率操縱國的定義”。但在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措辭上,美方的報告依然相當強硬。美財政部在4日的報告中稱,人民幣匯率被“嚴重低估”,而在去年7月的前一份報告中僅用了“低估”一詞。分析人士注意到,美國可能希望通過類似的外交行動造勢,以期在兩周後的G20(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達成美國希望的結果。 不過,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上個月在日內瓦公布最新研究報告稱,以單位勞動成本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自1995年來累計升值近一倍,當前幣值未被低估。另據統計數字顯示,2010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小幅升值,雙向浮動特徵明顯,匯率彈性顯著增強。以中間價為計,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幅度已超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