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直被各界所關注的房産稅試點又出最新消息。1月22日,新華社連發兩篇文章,力挺房産稅。兩文被市場普遍解讀為是相關部委在試點推進之前的輿論預熱,&&時間也將更加迫近。
1月24日,有消息稱,上海與重慶最快將在近日公布試點方案,部委層面也會發布相關信息。另一則消息則透露,國務院常務會議將首先發布消息,地方政府隨之公布具體方案。當日,上海樓市迅速反應,一手房市場突現過戶潮,成交面積比前日激增1.6倍。
上海房産稅落地在即 增量房交稅預期導致搶購潮
截至1月24日晚9時,上海網上房地産的成交數據顯示,該市一手房共簽約876套,總面積101174平方米。而據房産之窗監測數據顯示,23日全天的成交量不過(419套)38391平方米。按照這個數據,24日的成交面積較前一日激增超過160%。
是什麼導致了上海樓市突然出現大幅異動?
據東方衛視報道,在上海一些區縣的房地産交易中心,許多人都是臨時趕來過戶的。閔行房地産交易中心大廳工作人員透露,當日業務辦理人數較平常大約增加了1/3。不少現場的客戶都&&是臨時接到中介電話,告訴他們“關於樓市稅收方面的政策即將將&&。”
“中介在傳,説是25日開始,稅收就要出新的政策。”同策諮詢機構研究經理倪曉玲分析上海樓市成交突然井噴時這樣説道。但中原、21世紀、漢宇不動産等幾家上海二手房中介領頭羊相關負責人卻都紛紛否認這一説法,稱並不知道近日可能&&房産稅消息的傳聞,公司也沒有組織二手房集中辦理交易過戶手續。
“去年12月最後幾天新房的成交量,也曾經達到千套左右。”上海中原物業顧問有限公司研究總監宋會雍説,交易量的激增並不鮮見。儘管房産稅即將&&的傳言是否由中介煽風點火尚有爭議,但上海房産稅箭在弦上確實已經給當地樓市帶來一波恐慌性購房潮。據業內人士透露,包括年前的成交高潮事實上也跟房産稅有很大關係。
自上海市長韓正在18日的上海“兩會”上首度證實該市房産稅方案後,上海樓市的買賣雙方已加快了交易。上海永慶房屋研展部統計,1月上半月,上海成交一手住宅4338套,比去年12月上半月增加4.5%,比去年1月同期增加61%。
據韓正透露,上海版房産稅將對超過一定人均面積的新購住房,徵收一定比例的房産稅。他同時表態“房産稅是長期的制度建設,不是短期的調控”。
“房産稅只對新增房徵收,據傳新增房的購房日期以繳稅日期為準,所以很多人趕着在房産稅&&前簽訂交易合同,先把稅交了,辦理貸款、過戶晚一點都無所謂。”上海中原交易服務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反映,近兩日來,浦東房地産交易中心人滿為患,趕來繳稅的市民大大增加。
春節淡季成交不淡 上海部分房企借機提價
不少人生怕房産稅&&後會提高購房成本而急於“趕末班車”儘早繳稅。而部分開發商和房産中介也以房産稅要&&為由,催促購房者早做決定,趕在年前購房。在年前一波交易高峰影響下,房東們心態越來越強勢,不僅頻頻跳價,甚至以種種藉口不讓買家看房。
受春節傳統淡季影響,元旦以來上海樓市中新盤供應量明顯減少。據佑威及樓市專評網提供的數據,上周全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面積僅為8萬平方米,環比前周進一步下跌30%,連續四週呈下降趨勢。不過樓市成交仍保持較為穩定的態勢,上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3.9萬平方米,環比前一週略微下跌2%。而本週以來,市場成交熱度更是有增無減。
抓住部分購房者想盡快完成交易的心理,上海部分開發商開始坐地起價。據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統計,1月份全市在售的約280個公寓樓盤中,有50多個項目的實時報價高出去年12月份,佔比高達18%。
從區域來看,漲價樓盤最多的為寶山區,該區近4成項目出現提價,其次松江區有34.5%的樓盤漲價,盧灣、普陀分別以33%、31%緊接其後。全市有8個區漲價樓盤數量比例在10%以上。
“這一方面是因為去年底部分開發商迫於資金壓力或者為了完成銷售目標,紛紛降價促銷,新年伊始,銷售壓力變小,因此重新上調了價格。另一方面,也與房産稅預期下近期購房者購買意向較強有關。”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分析師説。
而二手房市場上“末班車”心理的反映更為明顯。據漢宇地産的統計,1月15日至21日,該公司二手住宅的買賣成交量較前一週環比有近兩倍的增長,寶山、松江、楊浦等中低端住宅密集區有明顯增加,其中二房房源買賣量大致與上周持平,而三房房源成交量幾乎翻番。
正是在這種情緒影響下,房東們見購房需求如此旺盛,心態更加強勢。據21世紀不動産上海區域市場中心的調查統計,目前上海中外環區域的小戶型二手房交易特別火爆,房東跳價情況也頻頻發生,尤其是浦東金橋、高橋區域和寶山通河板塊,房東跳價幅度普遍在5%以上。
面對房東跳價的行為,購房者也普遍願意接受。對此,佑威房地産研究中心副主任陸騎麟提醒,一旦房産稅政策“另一隻靴子”落地,那些漲幅偏大的房源很有可能會出現價格回調,“購房者目前也不要盲目追趕‘末班車’。”
稅率達3%將消滅“炒房族”? 房産稅或難對房價“一劍封喉”
當上海因房産稅落地傳聞出現恐慌性購房的同時,一向高調的重慶房産稅又傳出新的動向。
“現在是人人炒房、人人炒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歸根結底,沒有搞房産稅。”25日,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該市財稅工作會上,詳述了當地徵收房産稅的一些思維基礎和方向,重慶將仿傚&&做法,把當地的房産劃分為10個等級,針對不同的等級徵收不同的稅率。
而在談及房産稅效果時,黃奇帆分析稱,炒房的資金成本大致6%左右,物業費大致每年1%左右,加上房産稅,一年就是10%左右的持有成本,7年下來,原來值100萬的房子,即使200萬元賣出去也基本沒有賺。“根據經濟學規律,大體房産稅到了3%以上,將沒有人炒房。”
不過,按照尚未被證實的試點方案,重慶的房産稅稅率在0.5%~1.5%之間,遠未達到3%的水平,且主要針對高檔商品房,其中“別墅、200平方米以上住房、評估價值超過主城區平均售價3倍以上的住房”最有可能先行試水。
而傳聞中的“上海版”房産稅徵收方案則主要面向增量房,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的預測,其稅率可能在0.4%~0.6%之間,且對人均60平方米以下的家庭免徵。市場普遍認為,房産稅即便&&,對壓低房價作用也有限。
本月22日,新華社連續發布《房産稅改革對樓市影響幾何?》和《分好“蛋糕”的重要一步
透視房産稅改革的現實意義》兩篇文章,力挺房産稅。文章指出,由於房産稅改革對房地産市場調控具有積極作用,針對當前房價過快上漲的現實,人們對房産稅寄予很高期望,希望它能對遏制高房價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然而,受訪專家普遍&&,房價主要取決於供求關係,遏制高房價不能寄希望於房産稅。房産稅不會對房價産生“一劍封喉”作用。進一步指出,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談論房産稅,除了增加房産的持有成本、抑制投資和投機需求外,其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是調節收入分配,分好社會財富的“蛋糕”。
“從短期看,房價上漲仍存在一定的壓力。”全國工商聯房地産商會REICO工作室任榮榮博士&&,1月25日,REICO工作室發布了《2010年度中國房地産市場報告》稱,從日本和韓國的實踐來看,房地産稅收調整曾經是應對房地産價格泡沫的手段之一,但是卻從來不是應對房地産泡沫最有效的手段。
任榮榮&&,資金充裕的開發商主動降價動力不強、利率水平總體處於低位以及通脹預期仍然較高,使得2011年房價存在一定的上漲壓力。記者
牛思遠
近日,一直被各界所關注的房産稅試點又出最新消息。1月22日,新華社連發兩篇文章,力挺房産稅。兩文被市場普遍解讀為是相關部委在試點推進之前的輿論預熱,&&時間也將更加迫近。
1月24日,有消息稱,上海與重慶最快將在近日公布試點方案,部委層面也會發布相關信息。另一則消息則透露,國務院常務會議將首先發布消息,地方政府隨之公布具體方案。當日,上海樓市迅速反應,一手房市場突現過戶潮,成交面積比前日激增1.6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