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國情咨文"説法"多"辦法"少
減赤數額微不足道,美媒體認為——
2011-01-27   作者:記者 閆磊/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1月2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中)在華盛頓國會山發表國情咨文。
  美國總統奧巴馬25日在發表國情咨文時指出,世界已發生深刻變革,美國正在同其他國家競爭,為此美國需為創造就業崗位和刺激經濟增長付出更多努力。
  新華社/法新
    美國總統奧巴馬25日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講,呼籲促進就業和美國的經濟競爭力,鼓舞民眾“贏得未來”,並制定了他稱作“競爭力議程”的計劃,該計劃包括增加教育和基礎設施支出,並在未來10年內將聯邦財政赤字至少削減4000億美元。然而,分析人士認為,最新的國情咨文沒有更多具體措施內容,在龐大的財政壓力下,美國的債務問題將持續惡化。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指出,奧巴馬的演講稿為人們描繪出一幅恢弘的藍景圖,但其中觀點和提議眾多,具體的政策支持和細節內容卻太少,而沒有政策依託的規劃最後只能淪為一紙空談。如果奧巴馬不能給出更多的細節性內容,那民眾顯然沒辦法弄清總統到底要前往何方。
  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指出,贏得未來的最後一步、也是關鍵一步,是削減赤字。相比去年的國情咨文,奧巴馬政府對削減財政赤字的重視程度提升。
  奧巴馬提出一項為期五年的國內開支凍結提議,稱該計劃將在10年內削減400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這也是為了緩和共和黨對開支方面的憂慮。但這一計劃卻離共和黨大規模減赤的要求相距甚遠。凍結計劃不適用於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等大型福利項目,而這些項目是美國赤字問題的核心。
  另外,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還列舉了一系列的目標,如:到2035年,清潔能源將提供美國80%的電力。在未來的25年內,80%的美國人應該有機會搭乘高速鐵路。未來五年內,通信企業應該能夠部署一張覆蓋98%的美國人的高速無線網絡。但有評論指出,奧巴馬並沒有解釋,除了承諾加大政府在基礎設施和基礎科研領域的投資,他又該如何實現這些目標。 
  奧巴馬發表完國情咨文演講後十幾分鐘,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保羅瑞安代表共和黨發表講話説,“很不幸,奧巴馬沒有做讓經濟恢復增長的事情,而是瘋狂增加開支,讓美國陷入更深的債務。”
  瑞安批評道:“事實非常清楚,奧巴馬上&以來,簽署法案讓政府機構擴張了25%,如果加上那些失敗的刺激擴張幅度為84%。奧巴馬把所有這些政府擴張稱為‘投資’,但現在已經過了兩年,失業率仍然高達9%以上,而政府債務卻增加3萬億美元以上。醫改法案更讓我們的債務正呈現爆炸性增長。總統的法案正讓我們國家加速走向破産。”
  “我們的債務已經失控了,財務挑戰已經變成了財務危機。”瑞安説,“政府的作用很重要,但應該有所限制。有限的政府也意味着有效的政府。” 
  奧巴馬上任以來,為抵禦金融危機和拯救經濟,&&了大規模救市政策和經濟刺激計劃,避免了美國陷入更深度的衰退。但這一系列行動的後果是使2009財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達到創紀錄的1.42萬億美元。當前共和黨在削減赤字、廢除奧巴馬的醫療改革法案等重大議題上態度堅決。同時,目前美國公共債務高達近13.9萬億美元,離國會設置的上限只差4000億美元。
  白宮預測,公共債務到2012年將會超過美國GDP的70%,而且會持續上升,2015年達到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的水平。
  英國《衛報》評述道,奧巴馬沒有意識到,美國真正的威脅並非兩黨之爭在政治領域造成的罅隙,而是不斷加深的債務導致其國際影響力的下降。因此雖然奧巴馬嘴上説的是“投資”,但實質只是借款和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奧巴馬在最新國情咨文中多次提及中國。奧巴馬説:“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已經意識到,只有通過變革,才能在世界上立於不敗之地。因此,他們開始儘早着手對孩子進行教育,並延長教育時間,而且更注重數學和科學教育……就在不久前,中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民營太陽能研究機構。中國還擁有世界上運算最快的計算機……美國的基礎設施曾經是世界上最棒的,但是輝煌不再。中國正在建造更快的火車和更新的機場。與此同時,美國自己的工程師在評價本土基礎設施時,僅給出了D的低分。……我們同印度和中國簽署的協議將為美國帶來25萬個就業機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雙語閱讀]罷工潮使歐盟國家減赤更加艱難 2010-10-19
法將終止經濟刺激以削減赤字 2010-09-30
希臘財長&&上半年希臘已經完成減赤目標 2010-07-08
英財長”左右開弓“減赤字 裁30萬員工 2010-05-25
歐洲央行敦促歐元國削減赤字 2009-12-2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梅新育:解決失衡何須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製度關鍵在政府轉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