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一位接近中鐵建的業內人士&&,如果中鐵建在簽訂承包合同時有豐富經驗,鉅額虧損不會發生。“總的來説,還是不夠審慎、不夠專業”。
中鐵建巨虧一事在獲得中鐵建總公司20.77億人民幣補償後已暫告一段落。但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卻披露了出了中鐵建巨虧的真實原因。據文章稱,有接近中鐵建的央企高管透露,沙特麥加輕軌線路非常複雜,原先並不是由中國企業承建,中標方為法國、德國、英國等歐洲公司,這些歐洲公司將麥加輕軌線路的基礎部分設計好後,發現該線路無法繼續施工,於是退出,中國鐵建等中方企業隨後進入。這是2008年6月中沙兩國政府簽署《關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協定》之後的首個政府間合作項目。 在中國政府的推薦下,中國鐵建成為總承包商。但項目開工不到半年,中國鐵建就遇到了“從未遇見過的棘手問題”。最主要的困難是,由於項目的基礎部分已經設計好,沙特方面要求中國鐵建的後續工程按照歐美標準進行,完全打亂了之前雙方簽訂的“概念設計方案”。上述央企高管&&,如果按照歐美標準,成本將遠遠超出國內標準。例如,由於要按照“歐美標準”的設計方案施工,單是制梁就需要增加模板300多米,中國鐵建不得不以高價從沙特當地購買混凝土,並增補200多名外籍勞工,比原計劃的成本高出“近十倍”。 儘管成本高企,但由於“該項目社會影響重大且受到兩國政府高度關注”,為確保工期進度,中國鐵建不得不按要求在2010年11月13日完工。據一位接近中鐵建的業內人士&&,如果中鐵建在簽訂承包合同時有豐富經驗,鉅額虧損不會發生。“總的來説,還是不夠審慎、不夠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