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又名豫章、洪城,江西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地處江西省中部偏北,贛江、撫河下游,濱臨鄱陽湖。南昌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總面積7402平方公里,人口497萬(2009年)。
南昌是我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製造業基地,也是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經濟地區國外大型産業與總部轉移對接基地,被譽為中國“未來都市,綠色之都”。
我國首個低碳試點省會城市的綠色夢想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2010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低碳經濟合作項目動員大會上,南昌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被列為國家低碳經濟試點的省會城市。
經過近10年探索和發展,南昌市通過産業改造和結構調整並重,清潔生産和低碳生活並重,制度完善和考核差異並重,既實現了發展,又降低了排放。
生態立市,綠色發展。這已成為南昌發展的主導指導思想,以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為重點,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使生態資源成為城市的最大資源,環境品牌成為城市的第一品牌。
[詳細]
走向綠色簇擁的崛起之路
近年來,南昌市策應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國家戰略,確立“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目標,發展低碳産業,建設低碳城市,推進綠色崛起,走向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科學發展之路。本報記者日前專訪了南昌市代市長陳俊卿。
[詳細]
新興産業引領經濟“輕盈”轉型
生態農業蔚然成勢,工業項目突飛猛進,現代服務業方興未艾、新興産業風生水起……近年來,南昌市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催生動力、增添後勁,經濟發展實現着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外延式向內涵式的轉變,朝着綠色發展的方向,開始了新一輪的成長轉型。
[詳細]
科技探路“療治”鄱陽湖
近年來,隨着人口增長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區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並面臨日益嚴峻的水污染威脅和濕地退化現象。
記者近日在江西鄱陽湖周邊多縣區調查了解到,為了“保護好鄱陽湖這一湖清水”,當地科技、農業部門正通過系列生態技術手段積極嘗試對湖區規模化養豬糞污水、農業生活污水及濕地嚴重退化等問題的治理。
[詳細]
南昌高新區:傾力打造低碳經濟先行示範區
南昌高新區是南昌市唯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近年來,高新區積極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以光伏、LED和現代服務業等為代表的新能源和節能型低碳産業,並順勢提出了打造南昌低碳經濟先行示範區的新目標。
[詳細]
南昌縣:生態農業碩果喜人
南昌縣是傳統農業大縣,素有“江南糧倉”美譽,在傳統糧食産業基礎上,該縣更是大力發展綠色養殖、種植業,打造從田間土頭到中央廚房的鏈式發展。
[詳細]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