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防"南凍北旱"成農産品炒作藉口
2011-01-25   作者:白田田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南凍北旱”,對於每一個準備踏上歸途的人意味着能否順利回家過年的不確定性;對於農業生産而言,則意味着農産品産量和價格的不確定性。
  自去年10月以來,産出糧食佔全國八成以上的北方地區遭遇不同程度的乾旱,華北和黃淮地區已經連續乾旱100多天。而在南方,今年以來大部地區陸續出現雨雪天氣,其中貴州、湖南等地出現多次持續時間較長的雨雪冰凍天氣,給當地的農業生産造成一定的影響。
  從目前的情況看,天氣災害似乎並未給農産品生産帶來太多的壞消息。但對於很大程度上仍舊“靠天吃飯”的中國農業來説,“南凍北旱”會不會進一步加劇並撼動農産品價格穩定的基礎,還不得不打上一個問號。
  事實上,降水量豐沛的西南地區去年竟然會河湖乾涸,北方地區更是連年飽受乾旱之苦,只能靠過度抽取地下水來維持農業生産,這些現象都表明農業生産的基礎如此薄弱。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大興水利強基礎”;國家領導人最近在旱區調研時也一再強調,要搞好農田水利建設,要特別重視大中型灌區建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發展節水灌溉。
  在穩定農業生産基礎的同時,從短期來看,有可能撼動農産品價格的因素並非産量的實際減小,而是減産預期成為市場炒作的題材,從而造成價格的大幅上漲。
  對於去年年初西南地區的那場特大旱災,相信不少人還記憶猶新。當時很多分析人士認為,西南地區不是我國的糧食主産區,乾旱對糧食産量和價格不會産生太大的影響。然而,夏糧産量數據出來之後,人們發現西南地區大旱導致全國夏糧總産量同比減少0.3%,其中雲南、貴州兩省因災減産169萬噸。
  正是這看似不多的産量減少,在過去一年時間裏為資金炒作、糧價大漲等一系列的市場波動埋下了“伏筆”。據機構分析,目前市場已經對今年的小麥有了1%至1.5%的減産預期。有了去年的“前車之鑒”,我們對當前的天氣因素自然不能掉以輕心。
  要避免災害天氣可能帶來的不利預期,不是靠“輿論引導”,而是要向市場傳遞及時、權威、準確的信息。有了這樣的信息,政府可以科學決策,農民可以掌握種植規模,經銷商可以更有效地開展經營活動。有了這樣的信息,市場流言才不至於被錯誤地放大,農産品價格才不易出現難以預期的震蕩。
  反觀美國,美國農業部定期發布農産品産量和庫存數據,這些數據成為全球農産品現貨和期貨市場價格走向的“晴雨表”。略顯諷刺意味的是,要想了解中國的糧食生産狀況,我們有時甚至得參考美國公布的數字。
  如果説水利等設施是穩定農産品生産和價格的“硬基礎”,那麼準確的市場信息則是“軟基礎”。只有加強了這兩個基礎,農業生産和農産品價格才會逐步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農産品價格2011年會否再“瘋狂” 2011-01-04
芝加哥農産品期價30日全線下滑 2010-12-31
4000多萬美元台灣農産品享零關稅優惠 2010-12-30
明年農産品市場面臨更多政策壓力 2010-12-23
農産品價格繼續保持漲勢 2010-12-2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梅新育:解決失衡何須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製度關鍵在政府轉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