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讓所有農民當上集體經濟組織的股東
2011-01-24   作者:記者 張舵 黃海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新聞發言人陳濤,19日在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將在“十二五”期間完成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産權制度改革,這意味着屆時所有的農民都將有機會當上集體經濟組織的股東。
  陳濤19日在出席北京市“兩會”一個新聞發布會時説,“十一五”期間,北京已有62%的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了産權制度改革,涉及2484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有181萬農民成為集體經濟組織的股東。這些集體經濟組織包括養雞場、果園等各種類型,覆蓋了農林牧副漁多個領域。
  一直以來,中國廣大鄉村集體經濟資産由集體所有,影響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和收入增長。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各地開始啟動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産權制度改革,其核心就是讓原來共同共有的農村集體資産變成按份共有,讓資産變股權,讓農民當股東。
  “擁有股權的農民,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即便離開了土地進城生活,仍然享有對集體經濟資産的收益權。但集體經濟的股權只能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轉讓,以確保鄉村經濟的穩定。”陳濤説。
  陳濤介紹説,近年來,中國沿海發達地區在推進這一産權改革制度的步伐明顯加快。通過産權改革,讓農民成為集體經濟的投資主體,決策主體和經營主體,明晰集體和個人的産權,有助於解決由農村向城市化發展中的各種矛盾。
  按照正在提交北京市人大會議審議的北京市“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北京將在“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産權制度改革。陳濤介紹説,2011年北京將完成1230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産權改革,使全市完成産權制度改革的鄉村集體經濟組織達到90%以上,這一比例將在2013年達到100%。
  2009年底,北京有農村戶籍人口273萬人。目前北京鄉村的集體經濟總資産達3000億元,凈資産1400億元。“十一五”期間,北京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7860元增加到13000多元,工資性收入比例始終保持在60%以上。未來5年北京計劃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
  按照新的5年規劃,北京將在未來5年加強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督,理順受益分配關係,建立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確保資産增值、股東增收。
  陳濤説,當前急需加強這些完成改革後的新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經營水平,北京下一步將建立人才引進機制,吸收大學生村官,招聘職業經理人和專業人才進入這些組織,服務中國的新農村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淘汰近九成高排放黃標車 2011-01-24
北京西站日發旅客超19萬 2011-01-24
北京:股份銀行集體取消利率優惠 2011-01-24
北京3月份將公布公車數量 2011-01-24
北京天然氣用量逾68億立方米成為全國最大管道天然氣化城市 2011-01-2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梅新育:解決失衡何須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製度關鍵在政府轉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