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中國資金到來並不是威脅
2011-01-23   作者: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國進行的國事訪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連日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各國媒體對胡主席此訪進行充分報道,並給予積極評價,認為這是一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訪問。
  印度尼西亞《國際日報》的評論説,胡錦濤主席訪問美國取得歷史性突破。《中美聯合聲明》書寫了兩國“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新篇章。該報認為,亞洲國家歡迎中美兩國元首確立的新定位和取得的新成果。
  《華爾街日報》報道説,胡錦濤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在會談中強調兩國的共同利益,淡化分歧,這正成為指導美中這一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的行為準則。兩國領導人都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國商業、經濟關係的強烈願望。《洛杉磯時報》網絡版22日刊登文章,介紹胡錦濤主席在芝加哥參觀美國中西部中國企業展等訪問行程。文章引述一位美國企業集團總裁的話説,中國資金的到來並不是一種威脅,她的公司正在進行資料翻譯工作,準備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芝加哥商業地産開發商鮑羅斯對胡錦濤訪問芝加哥十分激動,認為“中國真正為美國中西部帶來了就業崗位”。當地人將中國公司的到來視為巨大的機遇。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諾伊州盛産大豆(4518,-13.00,-0.29%),該州大豆協會主席榮摩爾説,“中國不僅是伊利諾伊州大豆最大的全球市場,而且是一個仍然在增長的市場”。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認為,胡錦濤主席的美國之行,給美國民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兩國在許多問題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這將有助於兩國關係的發展。
  芝加哥市長重大活動辦公室公共關係與市場部主任辛迪女士對《人民日報》記者説,胡主席對美國的訪問相當成功,意義重大,對芝加哥的訪問更是令人感到特別興奮。中國日益崛起,美中兩國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世界大國,儘管兩國今後仍會存有一些分歧,但友好合作的發展,不僅對美中有利,也是世界的福音。對於芝加哥來説,很榮幸能接待胡主席,這是我們當地舉辦的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現場負責媒體工作的工作人員瑞薩告訴記者,美中兩國在維護世界穩定及可持續發展方面,將面臨越來越多共同的歷史使命。
  俄羅斯《生意人報》的報道指出,中國國家主席對美國的國事訪問是“今年關鍵的地緣政治事件”。《俄羅斯報》報道説,胡錦濤和奧巴馬在記者招待會上&&,雖然在許多問題上存有分歧,但中美兩國不僅能夠和平相處,而且可以開展互利合作。俄羅斯之聲電台的報道説,胡錦濤對美國的訪問是30年來中國領導人最重要的出訪活動之一。專門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馬斯洛夫&&,胡錦濤和奧巴馬的會談使中美關係駛入新的軌道,這次會談將對今後的世界政治産生影響。
  印度《電訊報》22日談及中美合作關係時稱,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下,全球許多國家仍然受困於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而中美兩國發展互利合作一定程度上將對世界共同發展帶來長遠的好處。
  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漢學專家傅氏梅非常關注此次胡錦濤主席對美國的訪問,她對《人民日報》記者&&,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關係不僅對中美兩國很重要,對世界也有很大影響。胡錦濤主席此訪推動了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向前發展。中美兩國加強合作不但對兩國有利,也為促進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泰國《經理人報》網站認為,胡錦濤主席的此次訪問是中美建交以來最重要的訪問之一,將決定新一階段中美關係走向,兩國增進互信、深化合作,會進一步提升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友好關係。泰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拍汕&&,全世界日益感受到中國積極向上的活力和日益強大的實力,中美加強互信和合作有利於促進世界的穩定與繁榮。
  巴基斯坦媒體對胡錦濤主席訪美給予高度關注。多家巴主要報紙在頭版刊發了胡錦濤主席與奧巴馬總統會談的大幅照片。巴《黎明報》報道説,美方給予胡錦濤主席最高規格的接待,這是中國影響力提升的表現,顯示出中美關係更加突出的重要性。
  澳大利亞悉尼孔子研究會會長錢啟國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此次訪美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胡主席訪美受到的禮遇高,取得的成果大,産生的影響深,是一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訪問。澳華文聯主席余俊武説,中國的崛起和胡主席這次成功訪美不僅使中美兩國受益,而且讓千千萬萬海外僑胞感到振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俄羅斯今年面臨通脹和資本流入威脅 2011-01-12
歐洲中央銀行被指面臨破産威脅 2010-12-16
明年通脹威脅仍不可輕視 2010-12-15
美國欲減稅 評級受威脅 2010-12-15
今年手機病毒超前五年數量總和移動安全面臨威脅 2010-11-3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梅新育:解決失衡何須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製度關鍵在政府轉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