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起天然氣爆炸 中石油崑崙燃氣問題疊出
2011-01-19   作者:張啟安  來源:財經網
 
【字號

  在一年多的時間裏,被中石油賦予整合集團下游燃氣資産重任的崑崙燃氣,連遭挫折。
  從2009年12月到2011年1月,在一年零一個月時間裏,中石油崑崙燃氣公司在全國共發生兩起天然氣爆炸,合計造成35人傷亡,其中5人死亡。
  業內人士認為,崑崙燃氣成立至今擴張速度驚人,但其自身又具有燃氣經營經驗不足、技術落後等短板。“一方面經驗不足,一方面規模龐大,出事並不奇怪。”一位城市燃氣公司負責人如此説道。

  經驗不足成兩起爆炸原因之一

  一年多時間裏,中石油崑崙燃氣公司接連發生兩起居民樓天然氣爆炸事件。而這兩起爆炸的前後過程又明顯存在相似之處,事前發現泄漏,事前處理不當,最終事故發生。
  今年1月17日,中石油崑崙燃氣吉林公司發生天然氣泄漏爆炸事件,造成3人死亡28人受傷,爆炸地點為中石油吉林石化服務部。時間倒推一年,2009年12月14日,中石油崑崙燃氣江蘇寶應公司發生一起天然氣爆炸,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這次爆炸亦是因居民樓天然氣泄漏所致。
  此次吉林天然氣爆炸前一天,曾有居民發現天然氣泄漏,不過中石油崑崙燃氣在切斷管道閥門之後,在沒有最終確定泄漏點的情況下就已認定排除隱患,誰知第二天凌晨發生爆炸。 而一年前江蘇寶應發生的天然氣爆炸也存在這種現象,據公布的事後調查通報,爆炸之前亦有居民發現燃氣泄漏,但在通氣之前不做氣密性測試,通氣之後找不到泄漏點的條件下,以關閉閥門了事,最終導致爆炸慘劇。
  1月18日一位燃氣專家對《財經》&&,城市燃氣管網多為低壓管網,管網上有混凝土等覆蓋物,如果天然氣泄漏,將會橫向溢出,往往存在於地下室,下水道等密閉空間,達到一定濃度遇到明火就會爆炸,“這與中石油擅長運營的長距離高壓管網出現泄漏的情況不同”。
  而一位國內知名城市燃氣公司負責人則認為,吉林這起天然氣爆炸,可能主要是崑崙燃氣處理經驗不足導致。“在居民報警後,具有一定經驗的燃氣公司往往處置較為得當,防止事故的發生”。
  他&&,燃氣泄漏之後,首先應該用專業測試儀器測試數值濃度,如果濃度過高達到爆炸極限,則必須將整個區域全部停氣,疏散居民,控制火種,然後檢測泄漏點。其次,如果數值濃度不高,則只需將相關樓宇的閥門關閉,再去逐步排查泄漏點。
  他認為,如果現場的濃度很大,僅關停一兩棟樓的閥門,進行檢測的危險很大。
  此次吉林爆炸的原因和責任認定尚沒有最終結果,1月18日,中石油方面亦回應稱一切口徑將以當地政府通報為準。不過一年前的寶應天然氣爆炸中,崑崙燃氣則被認定為責任方。根據當時公布的通報顯示,崑崙燃氣在沒有進行氣密性測試的前提就提前通氣,並且在接到泄漏報告後,也並沒有找到泄漏點,導致爆炸事故發生。
  上述城市燃氣專家認為,中石油在長輸管網方面技術較為先進,但是城市管網的維護,技術等方面還尚有欠缺。

  急速擴張又成事故頻發誘因

  崑崙燃氣目前是中石油經營城市燃氣業務的主要平台,在其成立迄今兩年多的時間裏,業務擴張速度驚人。
  2008年8月6日,崑崙燃氣成立,該公司由中石油系統內的天然氣管道燃氣投資有限公司、中國華油集團燃氣事業部、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重組整合成立,成立伊始就肩負着中石油整合下游資産,擴張天然氣版圖的重任。在隨後的兩年多時間,崑崙燃氣迅速吃進中石油在各地分散的燃氣資産,同時隨着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開建,逐步挺進沿線城市。據崑崙燃氣公布的數據顯示,這家公司目前在國內共有將近100多家燃氣分支公司。
  雖然燃氣業務實現了擴張,但是問題也是疊出不窮。快速整合資産的同時,內部運營效率不高,城市燃氣管理經驗不足,成為崑崙燃氣的明顯短板。
  1月18日,中石油下屬油田公司相關人士對《財經》記者&&,雖然崑崙燃氣陸續整合了集團在全國各地的燃氣資産,但是整合過程也是在總部高壓之下完成的,整合後的崑崙燃氣在地方公司的管理上也有漏洞,比如人事管理,運營管理等。
  他&&,這次發生爆炸的吉林燃氣公司就是2008年由中石油吉林石化轉讓給崑崙燃氣的。而此前發生爆炸的寶應公司,也是崑崙燃氣並購的資産之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石油登陸歐洲煉油市場 全球布局勝算幾何 2011-01-17
中石油十二五重點抓天然氣業務 2011-01-14
中石油海外業務收入超1/3 2011-01-14
中石油集團去年利潤1676億元 日賺4.59億元 2011-01-14
中石油押寶煉油落子歐洲 成本高昂恐成雞肋 2011-01-1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全球經濟失衡下的中國再平衡戰略[思想]“拆遷條例”徵求意見稿的立法解讀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