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業依靠中國內需賺錢格局日顯
2011-01-13   作者:張海波/編譯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刊登一篇報道稱,日本公司依靠中國內需賺錢的格局越來越明顯。日本企業在中國(包括香港)成立的當地法人的純利潤在過去五年翻了一番。憑藉在中國投資獲得的利潤,這些企業可以將越來越多的資金回流到日本國內。在貿易方面,預計2010年日本對華貿易順差將創下歷史新高。隨着中國市場的不斷擴大,日本企業的投資和出口為自身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對華貿易順差創新高

  2010年上半年日本企業在中國的純利潤累約達4050億日元,接近2005年全年的純利潤(4330億日元),五年內翻了一番,與2009年(7590億日元)相比也有較大的增長。 
  2005年日本企業在中國(包括香港)的純利潤僅佔其全部利潤的3.8%,而2010年上半年升至6.8%。其中直接投資收益(包括紅利、利息收入等)佔到全世界的約22%,與2005年的9%相比有了很大提高,顯示出在中國投資的魅力。

  企業的經營模式改變

  過去日本企業向中國出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進行生産和組裝,然後再出口到日本。近年隨着中國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日本企業在中國的銷售額急劇增加。經濟産業省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在華日資企業2010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內的銷售收入累計達305億美元,相當於五年前的三倍。同一時期在華日資企業向日中以外的第三國出口了83億美元,比五年前增長了60%。
  很多企業把中國作為在亞洲的基地,將獲得的紅利和利潤返還到日本的母公司。不僅製造業如此,就連食品、日用品等內需型的企業也擴大了在中國的銷售。

  今年可能迎來轉機

  2010年1月至11月,日本與中國(包括香港)的貿易收支出現了2.8243萬億日元的順差,已經超過了歷史上最高的1985年全年的順差(2.8204萬億日元)。 
  原因在於對中國大陸的出口迅速增加。本世紀初日本對華出口每年保持着兩萬億至三萬億日元的逆差,而2010年按月份連續出現了順差。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熊野英生認為,2011年內上半年很可能將持續保持順差,今年對華貿易很可能將迎來轉機。 
  除了中國之外,2010年日本對韓國、東盟、印度等亞洲國家的貿易順差預計可達10萬億日元,創下歷史新高。以中國為核心,日本企業與亞洲國家的關係日趨密切。

  彌補發達國家不景氣

  2010年日本企業向中國出口的高檔商品顯著增加。雖然很多日本汽車廠商在中國生産低排量汽車,但豪華汽車依舊是在日本國內生産然後出口到中國。2010年4月至9月豐田汽車公司向中國出口了3.8萬輛“雷克薩斯”品牌的高級轎車,同比增長了17%。尚未在中國投資生産的富士重工業公司去年向中國出口的Legacy牌轎車達到3.2萬輛。2010年1月至11月日本全汽車行業共向中國出口4900億日元左右,同比增長75%。 
  很多企業依靠在中國的贏利填補了在發達國家的不足。生産空調的大金工業公司在中國開設了約2900家專賣店。2009年度該公司在亞洲和大洋洲地區(主要是中國)的贏利達到379億日元,填補了在美洲的虧損。一些生産飲料等消費品的企業在中國的銷售也穩步擴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日企學撤資訣竅我們該做什麼 2009-04-09
4家日企宣布聯手開發下一代家用燃料電池 2009-03-26
日本政府調查顯示:日企信心指數跌入低谷 2009-03-24
自減薪酬坐公交上班 日企高管低調“自保” 2009-03-23
中日企業攜手開展食品科學檢測 2009-03-2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