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銀行身陷風暴 未停存單質押貸款
2011-01-05   作者: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濟南的天空陽光明媚,不過,銀行業頭上卻多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一起偽造金融票證案件驚動了銀行最高監管部門。
  1月4日下午15時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正處風口浪尖,位於濟南市順河街176號的齊魯銀行總行。在該行營業大廳裏,可以看到仍有10多人等待辦理業務,傳言中擠兌、排號難的景象並沒出現。
  “案子太大了。”整個下午的走訪中,無論是銀行人士還是政府機構人士,都&&此案影響甚大。

  警方:案件仍處保密階段

  “由於影響較大,目前,該案件具體內容還處於保密階段,我並不知情。”濟南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相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了解,正是該經偵支隊接到相關報案,並進行偵查工作的。
  記者&&濟南公安局,被告知宣傳部負責人去開會了,不在局裏。
  記者又致電山東省銀監局,該銀監局相關人士回復稱,金融機構正常運行,銀行各項監管指標均符合銀監會規定。這是否意味着目前該案涉及的金額還未體現在銀行指標當中?該人士對此&&,“並不是那麼簡單,總之各項標準都是符合規定的。”

  齊魯銀行回避多人被抓傳言

  “其實,該案涉及的銀行主要還是齊魯銀行。”濟南當地一國有銀行內部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過該人士&&,並不知道齊魯銀行虧損究竟有多少。
  此前記者曾向齊魯銀行證實其某支行行長被抓一事,但該行回應“不要聽信傳聞”。不過,上述國有銀行內部人士卻稱,“好多呢,好多人都被抓了。”
  該人士還稱,“現在該案子涉及齊魯銀行已經不只是一個支行的事情了,整個銀行都牽涉進去了。”
  對於多人被抓傳言,記者打電話向齊魯銀行董事長邱雲章求證,電話顯示未接,後又發短信,但截至發稿時,邱仍未回復。而齊魯銀行行長郭濤的電話,一直處於無法接通的狀態。

  齊魯部分支行可做跨行存單貸

  “其實,這個案子帶給齊魯銀行或者是其他相關銀行的未必都是壞事,也讓銀行在風險管控方面吸取了經驗教訓,會提高整個銀行業風險管控能力。”一位當地股份制銀行人士對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齊魯銀行多家支行時,有兩家稱可以做跨行存單質押貸款,有一家則謹慎地&&只做本行存單質押貸款。
  齊魯銀行某支行信貸部人士稱,如果是他行存款,需先憑存款證實書在存款行開一個質押存單,一般是定期存單,然後拿着存款證實書和質押存單到齊魯銀行辦理貸款。如果辦理的是企業存單質押貸款,須帶上企業執照、印章、貸款卡(需年審)及其他能夠證明企業信用的資料,銀行還要考察企業的經營情況和還款能力。他&&,存單質押貸款可貸最高比例為九成。
  另一支行信貸部人士&&,如果是用他行存款來齊魯銀行做存單質押貸款,會先核實存單的真實性,一般是在網上核實。
  某國有銀行人士&&,齊魯銀行之所以涉案較深,主要是其內部機制在風險控製程序上存在問題。“其實從整個案件來看,內外勾結的可能性很大。”
  在齊魯銀行大觀園支行門口電子屏上,“2010年年終總資産將達800億元”的標語持續滾動着。該行大堂經理一再強調,上述案件對銀行的正常運營並沒有影響。這位經理&&,涉案金額10億~20億,對於濟南銀行業,風險還是可以承擔的,即使齊魯銀行,這些損失也是可以承受的。
  記者走訪中,興業銀行大觀園支行相關人士向記者否認了興業銀行涉及該偽造金融票證案件的傳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齊魯銀行事件”並非孤例 2011-01-05
齊魯銀行出事不會是孤例 2011-01-05
葉檀:齊魯銀行出事不會是孤例 2011-01-05
余豐慧:齊魯銀行事件的反思與警示 2011-01-05
網民:齊魯銀行出事主因是內控失效 2011-01-0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