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估值修復行情可期
2011-01-04   作者: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11年,為了抑制高通脹,貨幣政策回歸穩健已無懸念,而針對高房價繼續&&調控政策也已成為市場共識。但是,地産股目前的低估值已經較為充分地反映了市場對於政策面的擔憂,預計2011年地産股在政策面利空與股價低估的雙重影響下,有可能走出先抑後揚的估值修復行情。

  房價或穩中有升

  預計2011年,房地産行業仍將保持向上態勢,雖然2010年政策頻繁打壓房價,但是2010年房企業績仍然表現出色。2011年,考慮到政策面壓力很難持續增大,一旦高通脹得到遏制,宏觀經濟政策放鬆,房地産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行情。
    商品房價格穩中有升。為應對金融海嘯的衝擊,我國於2008年底開始實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成功避免了經濟硬着陸,但寬鬆的貨幣政策也為後來的通脹預期埋下了伏筆。
  2010年,外圍經濟體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使我國面臨輸入性通脹壓力,國內CPI數據高企;與此同時,人民幣面臨較大升值壓力,近期的加息更是加劇了投資者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無論是高通脹經濟環境下出於保值目的,還是對人民幣資産升值的預期,房價的上漲都有很強動力。此外,我國房地産市場剛性需求旺盛,但非市場化的土地供給模式無法有效滿足剛性需求,導致供需失衡。預計非市場化的土地供給和市場化的商品房需求之間的矛盾在2011年仍將持續,但調控政策的密集&&對於房價大幅上漲也將起到遏製作用。市場普遍預計,2011年我國房價可能穩中有升。房産的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決定房價在通脹行情中的上漲趨勢,但社會屬性又決定了政策不會容忍房價泡沫繼續累積。有分析師認為,房價漲幅與CPI持平或是皆大歡喜的選擇。
  我國城市化進程仍在繼續,人口紅利還未結束。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房地産行業銷售額在未來仍將保持增長,國泰君安分析師預測未來15年行業銷售額平均增速為15%,而根據發達國家經驗,這一過程很有可能呈現前高後低的增長速度。因此,2011年行業增速可望超過15%。
  行業發展將向二、三線城市轉移。目前以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面臨着拿地成本過高、土地資源緊缺等問題,市場成長性有限,而隨着城市化進程的深化,二、三線城市房地産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以長江證券為代表的券商研究表明,目前大多數房地産開發企業的主要戰線已經轉移至二、三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的土地儲備佔全部土地儲備的比例一直處於上升狀態。

  調控帶來主要壓力

  2011年我國宏觀經濟政策主要目標為“調結構,保增長,控通脹”,其中又以“控通脹”為重中之重。2010年12月27日,央行年內第二次上調基準利率,出乎市場意料,體現了政策對於防通脹的決心。預計2011年,我國貨幣政策將步入收緊通道,但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表述為明年的宏觀經濟調控留有一定空間。“保增長”與“控通脹”之間的政策博弈變數很大。況且,穩健貨幣政策只是降低了貨幣供應增速,但目前市場存量資金依然充沛,市場的流動性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
  中信證券認為,加息對於行業需求方的抑制要大於對房地産開發企業資金鏈的影響。但總體上看,加息周期的到來對於房地産行業仍然是一個不小的利空。中金公司認為,只有通脹得到有效控制,我國貨幣政策出現轉向,房地産行業股票才有可能得到系統性的機會。
  房地産不同於普通的商品和投資品種,其本身還兼具着社會屬性。房價的高低,不但影響着行業的基本面,更影響着國計民生。因此,在分析房地産行業的供求關係時,考慮房價對行業的影響不應簡單套用其他一般商品行業的規律,即商品價格越高,行業景氣度越高。誠然,房價上漲,地産行業的基本面向好,這個邏輯並沒有錯。但具體到我國A股市場,地産股對調控政策的敏感性要高於對基本面的反應。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短期性的調控政策將越來越與房價漲幅挂鉤,政策將變成對資本市場、股價一個高度敏感的內生變量。一個非常有可能的情況是:行業基本面越好,房價越上漲,政策壓力越大,股價越不上漲。

  保障性住房影響幾何

  保障房建設力度的加大肯定會相應減少商品房供應量。但是,保障房與商品房所針對的購買力並不具有重合性,因此預計對房地産企業影響不大。
  2010年10月,中央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完善符合國情的住房體制和政策體系”;12月中央經濟會議提出“逐步形成符合國情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這意味着房地産行業將從目前的幾乎完全市場化向適度市場化轉變。
  海通證券分析師認為,在保障性住房方面,2010年的560萬套和2011年預計的1000萬套在後期將逐步進入市場,行業原本缺失的非市場化部分有望在後期逐步體現,這有利於減少後期&&更強硬的政策調控。如果政策能繼續加大行業的非市場化建設,行業所面臨的政策壓力也將大幅減弱。這將對房地産板塊後期走勢構成利好。
  同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不會對房地産行業未來發展産生過多負面影響。以香港地區為例,在保障性住房佔整體房地産供應總量20%的情況下,香港的商品房銷售和地産商利潤並沒有出現下滑。此外,目前國內土地供應總量相對有限,在國家擴大保障性住房土地供應時,勢必也會縮小商品房用地供應量。因此,商品房市場因為供給的減小在價格和利潤率上不會出現大幅度下滑。從短期看,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更多的作用是減小了民生保障方面的壓力。

  地産股可能先抑後揚

  市場普遍認為,2011年上半年,由於通脹高企和市場存量貨幣流動性依然寬裕,房價上漲概率較大。這樣一來,政策必然會加大房價調控力度,密集&&針對房地産行業的調控政策,甚至較2010年可能會更加頻繁,更加嚴厲。極有可能通過提高需求端成本方式限制需求,對調控政策的預期將打壓地産股價格。而下半年,隨着房産稅等政策“落地”,利空出盡,“控通脹”取得階段性成果,宏觀經濟政策重心可能由“防通脹”向“保增長”轉移。屆時,地産股有可能迎來系統性機會,在2011年走出一波先抑後揚的估值修復行情。
  具體到股票選擇策略上,首先,建議選擇低估值、高增長的行業龍頭,中金公司認為,受益於行業集中度提高,龍頭公司可以享受20%以上的銷售增長,資金優勢有望帶來利潤率提升,目前估值已經見底的代表性公司有萬科、保利、招商地産和金地;其次,受益於保障性住房相關政策,並且兼具建築與地産業務的公司,在2011年的投資機會較大,代表公司為中國建築、中鐵二局和城投控股;再次,可適當挖掘進行多元化投資的房地産企業,尤其是投資於“十二五”規劃重點扶持的七大新興産業的房企,以國泰君安和廣發證券為代表的券商稱之為“X+地産組合”投資思路。他們認為,“X+地産組合”的代表性公司股價將在階段性行情中獲得更好收益,其根本原因是房地産估值具有很強的安全邊際,而“X”又具有高成長性,能夠享受高估值,這類企業在2011年仍然具有個股機會,代表性公司為中國寶安、福星股份和中天城投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信遠地産股份:至誠至信 博厚悠遠 2010-12-31
78央企退出房地産突然加速 中石化1元賣地産股 2010-12-27
央企中遠集團出售遠洋地産股份 2010-12-17
機構看好地産股 低估值優勢顯現 2010-12-15
後勢分歧嚴重 地産股估值陷迷霧 2010-12-0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易憲容:央行揮動穩健貨幣政策大棒[思想]陳曉彬:“民企參軍”將實現強軍富民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