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十一五"獲1.5億元科研經費
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效果明顯
2010-12-31   作者:記者 艾福梅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據寧夏唯一一所“211”高校——寧夏大學介紹,“十一五”期間,學校共獲科研經費總額突破1.5億元,其中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經費5885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經費2960萬元,分別較“十五”增加了2.3和3.6倍。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寧夏大學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0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項目和課題1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3項、課題11項,國家農業成果資金轉化項目、“863”計劃引導項目、國家星火計劃、“948”項目等重大項目共計20余項,在科研項目的80%與服務地方發展有密切&&。
  寧夏大學在科研成果轉化與應用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黃河河套地區鹽鹼地改良及脫硫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成果的應用,成功改良銀北鹽鹼地10.1萬畝,總增産達3.21億斤,總增收達3.2億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西北乾旱地區壓砂地持續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的成果應用,在中衛市相關區域建立技術集成示範區3萬畝,被農民親切地稱之為“點石成金”;與日本新瀉大學以靈武長棗為重點成功研製出的二代紅棗無損檢測自動分級分選設備,填補了國內紅棗粉劑分選裝備領域空白,並在挂果、定位、整理輸送等方面獲得7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為寧夏紅棗産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寧夏專利申請結構有顯著改善 2010-12-31
寧夏:科技支撐現代農業迅速發展 2010-12-31
寧夏黃河文化展示園項目啟動 2010-12-28
寧夏第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落戶靈武 2010-12-27
寧夏休閒農業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2010-12-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