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採用膜下滴灌技術示範種植旱作水稻
2010-12-31   作者:記者 艾福梅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今年,寧夏引進旱作水稻膜下滴灌種植技術,並在西夏區平吉堡平武區農八隊進行了示範種植,經過專家驗收組的抽查復測,採用膜下滴灌技術後的旱作水稻最高畝産630公斤,各項研究內容達到了預期目標。近日,自治區科技廳組織專家對寧夏大學承擔的自治區科技攻關項目“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技術試驗研究與示範”進行了階段驗收。
    寧夏具有悠久的水稻生産歷史,引黃灌區生産的稻米以其上乘的品質,極佳的色、香、味,深受全國消費者的喜愛,是優質稻米之鄉。以前,寧夏一直採用傳統方法種植水稻,即育苗、插秧,在水田種植,種植面積和産量深受水資源供應量的制約。
    與傳統水稻種植方式不同,“膜下滴灌水稻”採用水稻膜下滴灌機械化直播栽培技術,整個生育期灌水施肥均採用膜下滴灌技術,即在滴灌帶或滴灌毛管上覆蓋一層地膜。它使傳統的澆地變成澆作物。農民形象地比喻為給作物“打點滴”。水流順滴孔直達作物根部,使土壤始終保持疏鬆和最佳含水狀態,加之地膜覆蓋,水分蒸發大大減少,農田用水量僅為常規灌溉的40%左右。不僅可以使農民從繁重的水稻插秧、除草、施肥勞動中解放出來,每畝節省人工費200元,還可以使水稻畝用水量減少,節約水費,有效幫助農民實現節本增效。
    專家組認為該項目應用現代技術,在改造寧夏引黃灌區水稻灌溉模式、提高水稻膜下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産效率、建立寧夏引黃灌區水稻節水高效農業標準化生産技術體系和模式等方面做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的深入實施將為實現寧夏旱作水稻大面積推廣種植提供確實可行的參考依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寧夏安排2億多元支持“五優一新”産業升級 2010-12-31
寧夏今年在800多萬畝耕地上推廣"測土配方" 2010-12-31
寧夏:科技創新使有機枸杞主要病害發病率大幅降低 2010-12-31
寧夏第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落戶靈武 2010-12-27
寧夏國有煤礦比重提高礦業秩序全面好轉 2010-12-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