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從單一“挖寶”到循環經濟
2010-12-31   作者:記者 呂雪莉 駱曉飛/柴達木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德令哈市郊青海金鋒實業有限公司鹽田。 記者 駱曉飛/攝

    億萬年的造山運動和印度大陸板塊的碰撞,造就了高寒荒涼的青藏高原,但也留給中國一個集中了鹽、煤炭、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等豐富資源的“聚寶盆”——柴達木盆地。
  近年來,擁有“聚寶盆”的青海省加快實施資源轉換戰略,依託柴達木盆地豐富的資源,着力構建資源型特色工業體系,逐步探索出了資源綜合利用的路徑。隨着循環經濟理念的引入和探索,柴達木資源開發由過去的單一挖資源向發展循環經濟提升。

  從單一開發向綜合利用

  位於柴達木盆地、總面積5856平方公里的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鉀鎂鹽礦床,其各類資源總量達601億噸。
  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鹽湖集團的前身——青海鉀肥廠就已在這裡開發鉀肥資源,但是受技術條件和發展階段的限制,一直以鉀的開發為主,大量的鈉、鎂、鋰等伴生資源都被當作“廢料”排放。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後,“100萬噸鉀肥項目”的建成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七個擁有百萬噸鉀肥生産能力的國家,與此同時,大量伴生資源的閒置和浪費現象也更加嚴重。據介紹,每提取1噸的鉀肥(氯化鉀)就要産生大約3.5噸的氯化鈉、15噸的氯化鎂和眾多其他伴生資源。
  如何延長産業鏈,實現資源的“再利用”,成為迫在眉睫的最現實問題。
  2005年10月,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被列入首批13個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以此為契機,進入“十一五”後,青海鹽湖集團在鉀肥開發積累的資本和經驗基礎上,先後啟動綜合利用一、二、三期項目,拉開了柴達木鹽湖資源開發從單一取鉀向綜合利用、構建循環型化工産業集群發展的序幕。

  延長産業鏈實現資源“再利用”

  2010年10月,“100萬噸鉀肥産品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工程”在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湖上正式投料試車。
  “這一項目的建成首次實現了鹽湖資源與天然氣資源、煤炭資源的有效結合。標誌着鹽湖資源開發由單一的鉀鹽生産向鉀鹼結合、無機化工向有機化工轉換。”青海鹽湖集團副總裁謝康民説。
  謝康民介紹,“100萬噸鉀肥産品綜合利用項目”工程共分三期進行,其中一期和二期工程分別以氯化鉀和氯化鈉綜合利用為主,建設完善的基礎鹽湖化工體系,三期以金屬鎂一體化的開發為核心,建設一個集有色、煤焦化、氯鹼化工為一體的大型産業集群。
  記者在柴達木採訪時了解到,不只在察爾汗鹽湖,也不僅僅是鹽湖集團在資源的綜合利用方面邁出了探索資源型循環經濟之路的步伐,在整個柴達木盆地,通過延長産業鏈來提高資源再利用水平的方式正在在成為企業的自覺選擇。

  以資源互補和産業間融合推進“資源化”

  在柴達木盆地西北部錫鐵山鎮,年採選礦石能力超過150萬噸的西部礦業錫鐵山鉛鋅礦是國內最大的鉛鋅原料生産基地之一,這個企業除生産鉛精礦、鋅精礦外,每年還會産生10多萬噸尾礦硫精礦,20多年來,大量的硫精礦尾礦堆積如山,污染環境。
  為了處理尾礦污染和浪費的問題,當地政府於2007年引進了産業關聯度極高的青海創新礦業開發有限公司選礦尾渣制硫酸、磷酸一銨項目,不僅全部消化掉鉛鋅礦當年産生的尾礦,而且消化了一部分以前堆積的尾礦,同時還帶來了數十億元的工業産值。與此同時,一個由採選礦、硫酸化工、化肥和水泥組成的循環經濟産業網也應運而生。
  在青海創新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廠區,記者看到了一幅清晰地標明了産業鏈流程巨大的規劃圖案:利用尾礦硫精礦年生産硫酸15萬噸,再以硫酸為原料生産15萬噸磷銨,同時,還可以提取3.2噸的生鐵……
  與青海創新公司利用西部礦業錫鐵山鉛鋅礦尾礦發展循環經濟的模式相類似,位於柴達木盆地德令哈市的青海金鋒實業有限公司利用純鹼蒸氨廢液生産氯化鈣系列産品的模式也是一個通過産業融合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示範項目。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今日的柴達木盆地,像青海創新和青海金鋒實業這樣發展模式已不鮮見,通過加快産業融合和優化資源配置,柴木盆地內資源開發正在由粗放型向綜合利用轉變,循環經濟的發展路徑越來越清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柴達木循環經濟項目建設創“浙江海虹速度” 2010-12-31
“十二五”:柴達木將打造10大基地 2010-12-31
柴達木盆地迎來“太陽能時代” 2010-12-31
柴達木基礎設施建設獲全面發展 2010-12-31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主導産業框架初步形成 2010-12-3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