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工到建成,僅用了2年多的時間,創造了高原地區同類工程的最快速度。同時,施工質量、安全控制等都是一流的,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青海鹽湖海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芳明説。
站在鹽湖海虹高大的廠房前,海虹人無不豪情萬丈。總投資13億元的鹽湖海虹10萬噸ADC發泡劑一體化項目第一批産品已成功下線,項目投産後,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ADC發泡劑廠。
浩瀚的察爾汗鹽湖,擁有豐富的鹽湖資源,但同時,鹽湖上的地質條件很差,建築施工難度大,加之戈壁荒漠嚴酷的氣候條件,建成這樣的項目,其難度可想而知。浙江海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賢説,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效,得益於科學管理、科學組織施工,全體員工“白加黑”、“5+2”,朝着“早建成、早投産、早見效”的目標奮進,在察爾汗鹽湖創造了“浙江海虹速度”。
當前國內外化工行業看好,化工市場火爆,ADC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一路上漲,為海虹産品打入國內外市場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時機。在外部條件大好的環境下,海虹人夜以繼日的工作,向着國際市場一步步邁進。
冬季是化工行業市場的黃金季節,不能錯過。“人不會苦一輩子,但是總要苦一陣子。”在這樣的信念支撐下,海虹人起早貪黑披星戴月,舍家忘我飽受風寒。臘月鹽湖風刺骨,北風呼嘯天地寒。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下,海虹人考驗着自己的毅力,實現着自己的壯麗人生。
對於項目的建設過程,沈芳明歷歷在目:2008年開始項目設計,搭班子、配人員,開始産前區、倉儲區的建設;2009年4月,開始主裝置建設、土建安裝;到2009年底,逐步進入試車階段;12月2日,打通了工藝流程,生産出了合格産品,標誌着生産線的成功建成……
“項目建成後,還必須經過單機試車,聯動試車,投料試産,穩定試産等這樣一系列的流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每一位員工辛苦至極、體力透支,終於堅持到産品下線的這一天……”
“人才的保障是幹好項目最關鍵、最核心的因素。”沈芳明説,項目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成,除了得益於成熟的技術、市場的積累等之外,得益於有一支得力的、具備相當整體素質的幹部隊伍。
據介紹,鹽湖海虹現有600名員工,大部分是新招的,來自青海大學、青海水電學校、工業學校。海虹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邊幹邊培訓員工,才使項目的進展得到有力促進,最終實現了早建成、早投産的目標。
談及西進的歷程,浙江海虹董事長陳海賢深有感觸、娓娓道來。
“浙江海虹位於祖國的東海之濱,美麗的西子湖畔,作為專業從事精細化工的企業集團,經過十幾年的奮鬥和積累,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高性能改性發泡劑廠。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我們把目光投向了祖國遼闊的西部。”
經過一番調研和溝通,浙江海虹把發展的目標鎖定在了青海柴達木。
2007年,鹽湖集團和海虹集團握手於崑崙山下,聯合另外三家公司成立了“青海鹽湖海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於是,海虹集團的精細化工産業與鹽湖集團的一期、二期開發産業,在浩瀚的察爾汗鹽湖上圓滿鏈結。
從此,鹽湖開發史上,水氯鎂石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開發利用開始了;
從此,鹽湖資源綜合利用躍上了新的&階,柴達木循環經濟發展邁入新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