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世界最大棉花基地騰飛
2010-12-29   作者:記者 徐軍峰 關俏俏/烏魯木齊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11月,隨着新疆塔裏木棉區進入棉花採摘高峰期,各地採棉機紛紛“上陣”。圖為塔裏木盆地的農一師三團科技連採棉機正在作業。記者 徐軍峰 攝

    初冬時節,北方早已寒意襲人、雪花紛飛。而新疆塔裏木盆地卻依舊陽光明媚,柳葉低垂。遠看天山和崑崙山山巔,白雪皚皚,熠熠閃光。塔裏木盆地胡楊火紅,紅柳金黃,棉花雪白。
  11月初,記者一行驅車走進世界最大的産棉區——新疆塔裏木盆地。
  彎腰屈背拾棉花,是中國農民沿襲數千年的勞動場景。如今,在世界最大的産棉區塔裏木盆地,人工採棉的歷史正在改寫,隨着採棉機隆隆駛向田野,跨越秋冬兩季的漫長收穫期開始縮短,人頭攢動的拾花情形悄然改觀。
  在塔裏木河畔的阿拉爾墾區,萬頃棉田潔白一片,往日人頭攢動的採摘場景已不復存在,隨着採棉機械隆隆駛入,往復工作,一朵朵棉花不斷被捲入採棉機的腹中。儘管今年各地拾花工緊缺,但兵團農一師三團科技連的農業工人們卻顯得很從容。
  科技連職工郝吉明家的107畝棉花,原本需要13個人,用兩個多月才能摘完,如今僅用了大半天就全部采收完畢。科技連副連長張樂説:800人的工作量,現在只需一台采收機就可以勝任,採出的棉花不僅雜質少,還大大縮短了原先漫長的采收季節。
  據張樂回憶,在2004年推廣採棉機前,兵團農一師各團場的機關、醫院、學校都要停工停課,所有機關幹部和中小學生,甚至醫務人員都要到地裏採摘棉花,搶在老天“變臉”前結束收穫季節。
  按照一個正常的勞動力每天採摘60公斤棉花的工作量,每個採花工每天至少需要彎腰上萬次,這對他們的身體是一種極大的摧殘。在塔裏木盆地,許多每年採摘棉花的農民和兵團的農業工人都因此患上了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
  由於新疆地廣人稀,農村勞動力相對短缺,隨着棉花種植面積的擴大和生産總量的增長,每年在棉花收穫季節需要大量的外地民工,最高時曾達到60多萬人。而採棉機的大面積推廣不僅解放了勞動力,同時還大大降低生産成本,讓棉農省時又省力。
  如今,阿拉爾墾區有近1/3的棉田都靠機械採摘,自從新疆進行了大面積棉花機械化採摘作業的有益嘗試,實施機械化採摘棉花,不僅達到了團場增效、職工增收的目的,而且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拾花季節市區機關停止辦公、工廠停工、商店停業、中小學停課,全部下團場採摘棉花的情況。更為重要的是,利用這種機械不僅減輕採摘棉花的繁重勞動,還降低了人工採棉成本。據張樂測算,使用機械採摘棉花,每公斤的費用不到0.6元,不到人工採摘的1/3。
  塔裏木盆地是世界最乾旱的區域之一,水資源不足,是制約當地農業生産的最大的難題。如今,在採棉機大面積推廣的同時,飛機撒藥,膜下滴管的推廣普及,使得高科技與灌溉模式的“嫁接”成為可能,不斷推動當地棉花增産、棉農增收。
  如今,在阿拉爾墾區,人在千里之外,通過電腦智能控制系統,用手機就可遙控灌溉棉田;日夜工作的農田監測信息系統,實時監控水鹽指標,施啥肥、打啥藥,缺啥就補啥。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化農場建設,已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樣板之一。
  正是看到了這種生産潛力,新疆不斷提高補貼,使得原本每畝630元的成本,農民只需花費230元,從而調動了農民使用滴灌技術的積極性。借助政府的補貼,今年,庫爾勒市種棉大戶趙永生把自家112畝棉田全部改成“膜下滴灌”的模式。這種灌溉方式將傳統的“漫灌式澆地”變為“直接澆作物”,産量比普通棉田高出30%以上。趙永生説:“節水設施的第一年投入最大,以後每年只需很少的投入用來買滴灌帶即可。”
  趙永生説,以前給棉花澆一遍水,每畝就要180立方米水;而採用新的灌溉方式,每畝只需不到100立方米的水。更令他振奮的是,滴灌技術可以直接增産:原先每畝不到兩百公斤籽棉的低産田,現在平均籽棉産量竟然達到300多公斤。棉花單産的提高,讓他當年便收回了全部投入。“高科技加上好價格,今年純收入能達到10多萬元。”
  發生在新疆塔裏木棉區的這一切,足以詮釋新疆棉花高産的神話。這些年來,新疆在全國率先推廣地膜種植、高密度栽培以及膜下節水滴灌等多項重大技術。加上採棉機的推廣,使新疆連續多年在全國穩坐棉花總産和單産的頭把交椅,棉花産量佔到全世界的1/9,全國産量的1/3,逐漸也把新疆最大的棉花産地——塔裏木盆地送上了世界最大棉花生産基地的寶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新疆率先試點跨境投資人民幣結算 2010-11-02
新疆前三季度GDP增10.6% 2010-10-27
遼寧成大擬控股新疆一油頁巖項目 2010-10-26
新疆棉花成為游資的炒作目標? 2010-10-22
新疆多舉措加速培育上市資源 2010-09-1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責無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