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矚目的《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有望“破繭而出”。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在28日舉行的國際稀土研討會上&&,我國稀土污染排放標準已經基本制定完畢,有望於明年正式頒佈。 同時參會的原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巡視員王彩鳳在會議間隙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證實,目前該《標準》制定工作已經完成,等待審批部門最後通過,應該會很快推出。 和前期公布的《徵求意見稿》相比,即將&&的《標準》對於各項指標都有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張安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其中水污染物的氨氮含量控制在15毫克/升以內,而各個地區對工業排放標準規定不同,其水污染物氨氮含量標準也有所不同。例如,太湖等生態脆弱的水污染物氨氮含量被要求控制在5毫克/升以內。 一位參與《標準》制定的行業權威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在即將&&的標準中,規定化學需氧量(CODCr)物質在100以下,總磷限值是0.5mg/l,總α放射性(Bq/L)為1,總β放射性(Bq/L)是10,其他指標將參考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在能耗方面,規定1噸金屬消耗的標煤大約在3噸至5噸。 “《標準》非常嚴格,企業可能無法馬上達標,因此它(《標準》)規定將給企業2年至3年時間作為緩衝期。”上述權威人士&&,企業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根據標準要求和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增加設備或者進行技術改造。 稀土在冶煉等生産過程中産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渣。“現在很多企業沒有去做這方面處理,粗略估計,污染物治理與控制要達到《標準》要求,整個行業需增加大量環保投入、提高生産工藝和成本,預計成本將增加10億元以上。”上述人士&&。 據媒體披露,以我國稀土産品産量在15萬噸為基礎,全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該標準中新建企業限值計算,估計需新增環保投資11億元,年新增環保運行費用2.8億元,每噸産品增加生産成本1000元至1500元;若全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該標準新建企業限值,需環保投資2億元,年環保運行費用約3000萬元。 無獨有偶,就在同一天商務部公布了明年第一批稀土配額。記者12月28日從商務部網站獲悉,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為14446噸,比2010年第一批配額的16305噸降11.4%。 “政府調整稀土出口配額,不是為了減少出口,而是因為國內稀土開發秩序混亂,我國在資源和環保上付出了沉重代價。”王彩鳳在會後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環保部將&&的嚴格《標準》,再加上國土資源部對稀土礦山開發秩序的整頓,杜絕亂採濫挖,這兩方面因素作用使得國內稀土的産量自然會有序減少。 參會的多位人士認為,如果這個新標準&&並得到嚴格執行,將加速企業兼併重組步伐,緩解目前稀土行業産能過剩、混亂無序的局面,之前“賤賣”的局面有望發生改變。 數據顯示,國內現有稀土冶煉分離産能已經超出市場需求近兩倍。毫無疑問,《標準》&&意味着之前的稀土行業格局將發生很大改變。“比起國家收儲計劃和聯合定價等傳言,用環保設限應該是改變稀土行業亂象非常好的手段,一方面避免了行政手段對行業干預帶來的‘不公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規避國外用違反WTO規則和貿易保護等理由來給國內施壓。”一位華中地區稀土企業高層説。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會議上還了解到,稀土行業協會籌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有望明年5月推出。目前以確定的會員單位達到93家,其中包括開採和冶煉加工企業,以及科研單位和新材料企業。參與籌備工作的王彩鳳&&,協會成立將協助政府,在稀土的開發、生産、對外合作中發揮助手作用,有利於加強行業自律和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