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業學蘋果切莫邯鄲學步
2010-12-28   作者:羅清啟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近來iPhone4全國斷貨的消息頻頻見諸報端,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點燃了部分中國電子企業模仿iPhone的熱情。
  事實上,蘋果産品風靡全球不僅僅是單一硬體産品的熱銷,更重要的是一種基於內容及軟體的全新生活方式的流行。模仿蘋果固然體現了企業追求做大的戰略意圖,但在這一過程中,如何通過戰略調整構建蘋果式的戰略布局能力以及産品技術研發平台才是企業真正能夠決勝未來的關鍵,否則只能是“照貓畫虎”的抄襲者。
  從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現狀看,引領市場潮流的顛覆性産品必然具備三大特質:一是滿足消費需求。領先的産品必然不是依靠在實驗室裏的“閉門造車”産生的,而是在真實的生活過程中通過捕獲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得來的。二是最大化的消費福利,即産品能夠最大化地滿足消費需求,而這種滿足又更多體現為提供一種全新生活方式。三是最前沿的技術應用。技術是産品創新的保障,領先的技術應用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産品的品質。從本質上看,這三大要素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一旦缺失了某一要素,産品就很難引領全球趨勢。
  當前iPhone4等産品全球熱銷讓蘋果公司賺得衣缽滿倉,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蘋果的成功不僅是一個企業、一個産品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一種産業運營模式的成功。筆者認為,蘋果的成功根植於美國電子業的兩大基礎:一是前沿的電子科技,但這並非是惟一的,因為日本、韓國等産業板塊也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與應用能力。二是社會學,也就是企業研發産品時會將産品真實地還原到消費者生活中,通過研究消費者的生活形態研製産品,這是全球其他産業板塊所不具備的。從本質上看,iPhone手機的成功是前沿技術應用與消費者生活形態研究完美集成的結果。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扮演着全球産業控制者的角色,其産業發展的歷程也大抵可分為兩大階段:一是硬體控制時代。此時美國電子業以掌握的關鍵技術、標準與原材料控制産業的關鍵部件進而左右整個産業的成本結構與發展節奏,這可看作美國控制全球電子業的初級階段。但這種控制存在着替代風險,一旦新技術誕生並迅速應用,這一控制手法很可能快速失效。二是軟實力控制時代。也就是通過操作系統、軟體及內容等控制整個産業,這是一種更高形式的産業控制。
  可以預見的是,以操作系統、軟體、內容為主體的軟實力將成為決定企業未來産業地位的關鍵。未來硬體産品只是“鋪路者”,真正流通的還是軟體、內容。從本質上看,蘋果並非簡單的硬體銷售商,而是一個純粹的內容及軟體銷售集成商,這從其全美第三大音樂銷售商的地位就可看出。具體來講,所有的蘋果産品都可以看作搭載軟體及內容的平台産品,産品熱銷解決的是平台的推廣與搭建問題,而AppStore(應用程序商店)、iOS4操作系統等才是蘋果真正決勝市場的關鍵。當前業內傳言蘋果可能用500億美元儲備資金收購迪斯尼或索尼,這足見其通過掌握未來産業流通內容控制産業話語權的戰略野心。
  筆者認為,未來全球電子業的競爭必然是小前&、大後&格局,前&是建立在産品硬體基礎上的終端設備,而後&則是包括芯片、操作系統、軟體、內容等更寬泛的運營平台體系。在這一平台之上,依靠持續的軟體及節目內容供應力為消費者提供高附加值的消費福利,這是未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所在。我們看到,當前以蘋果為代表的美國企業正在構建這種大的全産業鏈架構,通過控制産業上游技術與下游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鏈高度整合的綜合競爭體,這是一種非常獨到的商業模式。
  對中國企業來講,糾纏於産業規模與産品模仿上的競爭毫無意義,要真正把握未來全球産業的發展,就必須從兩大方向“破局”:一是加強自主核心技術研發實力,通過産業鏈整合集中突破國外技術專利限制,衍生出完善的自主創新平台。二是加快産業板塊布局,不單在産品硬體層面,更要在軟體及內容等軟實力上提前布局,形成自主控制的“軟實力庫”。只有這樣,中國家電業才能真正走上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日本電子業將逐漸剝離終端品牌 2010-12-14
難脫模仿窠臼消費電子業飲鴆止渴 2010-10-12
SINOCES加速全球電子業"漢堡式"整合 2010-07-13
全球電子業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 2010-07-06
3D重構全球電子業新秩序 2010-07-0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責無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